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2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
00:00 / 08: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9: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2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福愿堂2月前
建议大家不要憎恨任何人。佛学中“五毒”之一是“嗔心”。嗔心是指“憎恨,怨恨,生气,厌恶”,这力量很强大,反噬的作用很大,最消耗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你以为憎恨是在反击对方,但实际上,它更像一把反向的刀,划伤的是你自己。我们都不可避免会遇到让自己不喜欢的人,可能会无缘无故被伤害,被辜负,对方某个行为影响自己一整天的情绪。你可以让情绪释放和消化,但尽量还是不要起嗔恨心,也没必要反复咀嚼一个不值得的人。讨厌或憎恨不会改变对方,只会消耗你。你的厌恶,愤怒,不满,对方可能根本不知道,或者根本不在意。而你却因为这些情绪,让自己陷入持续的低能量状态,让自己很难受,久了样貌狰狞会变丑。你的注意力在哪,能量就在哪里。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讨厌的人身上,就等于在给他“免费占用你的大脑”的权利。不如把精力收回来,专注自己的成长和快乐。刘震云在《一句顶万句》里写过:“人要是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着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放下厌恶,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生命的容量是有限的,装满了别人的瑕疵,就腾不出空间盛放自己的光芒。所以,别让那些配角影响你前进的速度,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嗔恨任何人,不是因为对方值得宽容,而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20
00:00 / 0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1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5
梦婆3天前
佛学智慧感感悟🌿 老师说要相信那种触电般的感觉(其实是另一种说法,在这里就说“触电般”吧,也是因为瞬间有,所以脑海中闪现出三个词:“知足、富足和善护念”并引发以下内容。        老师常讲“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今得者富足,了知前行路上念念相序决定永善永恶,自此对一切不敢放逸,得到善护念的加持,也开始善护念自己的心相序, 且有了智慧取舍的能力,开始慢下来与节奏合道,在什么都迅猛发展的快节奏时代里慢下来需要很大的诚意,也深深的觉知到慢下来后得到的加持和馈赠,愿新的“我”持续觉知,持续保认。    觉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那些为了唤醒沉睡中自己的人事物都用心(内)且有心(外)。     如此,心开意解,明了本性,存无限感恩,其实也不知道这份感恩该特定的去给予谁,想必是给予来来往往,给予一同体验中的人事物和上下四维十方一切,感恩这份护持让我得遇各路善道友。   当下所做任何都好,经历任何都深知是过去所种之因的得果。老师说:“未作不遇,已作不失”。一切都是礼尚往来罢了,何必执着其中再造新业,在闻思修中懂得了与“新”的“我”相互滋养。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到: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那么将会坠入无限轮回。 感恩老师及众学长,愿一切六时祥和、安乐、吉祥………[玫瑰] #接纳批评指正#佛学智慧感悟🌿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8: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