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07
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到底选择考公还是考研? 一、家贫当以考公立根,不必孤注考研 对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求稳立根是更贴合现实的选择。妈老汉难再供养三年读研,而考研三成的上岸率本就是高风险博弈,你要是赌输了,不仅错失当年应届生身份,更可能让家庭陷入学历没提升、生计没着落的困境。反观考公,哪怕是基层岗位,考上即有编制,能快速稳住生活基本面,让父母少些牵挂。这不是放弃追求,而是用“稳为家庭托底,未来仍能通过遴选向上走,步步扎实远比赌一把更靠谱。 二、族旺可借考研拓路,不必困于考公 家境优渥者更有资本用读研拓宽人生边界。父母能支持三年深造,让你有时间在学术里沉淀、在实践中长见识,甚至出国交流、读博深造,这些试错空间是普通家庭难有的奢侈品。考公的稳定性对他们而言,反而是对潜力的过早收束。与其用编制框定路径,不如借考研提升学历阈值,让就业选择从求稳转向选优,既承家族资源,更拓自身格局,这才是图进拓路的应有之义。 三、无论考公考研,央国企秋招必抓 秋招从不是二二选一的干扰项,而是所有应届生的“保底缓冲带”。八月份正是央国企释放岗位的黄金期,哪怕是民办三本,也能凭应届生身份争取机会。关键是,秋招签三方不影响考研复习,正式入职在毕业后,中间大半年仍能全心备考;面试多为线上,每天抽半小时投简历、接面试,根本占不了多少时间。 对考公的人来说,秋招是考公未果的退路;对考研的人来说,秋招是上岸失败的保底。应届生身份就这一次,央国企的稳定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不要让“专注”变成“偏执”,多投一份简历,就多一份对未来的掌控力,这才是对自己、对家庭最负责的选择。#考研#考公#考研还是考公#央国企#骆老师浅谈 #考公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1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