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木9月前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传唱最经典的爱情诗,是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元稹本是一个穷小子,25岁时考中科举,被授校书郎一职。韦夏卿看中这个小伙子,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了她。从官家大小姐下嫁穷小子,韦丛没有丝毫抱怨,还时常用嫁妆接济元稹的生活。结婚七年后,韦丛因病去世。元稹非常悲痛,他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你就是那沧海,见过你的广阔浩瀚,其它的水再也看不上。你就是那巫山,领略过你的风姿,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有人骂元稹渣男,有这样的妻子,后来又娶妻。有妻如此,当永远守着他,不再续娶。但是爱还有另一种方式,永远不忘。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逝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新的生活,一味沉湎在过去,又如何有未来呢?所以,最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却没有一刻忘记过林黛玉。爱人已逝,在心中永远为他留一片纪念之地,已然安慰。爱,是永不遗忘。 #每天学习一点点 #古诗词
00:00 / 09: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 #木兰诗 #花木兰#启蒙早教 #古诗词 #飞花令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传唱的乐府民歌,也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以下是其相关介绍: 基本信息 - 最早收录: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 - 经典版本:北宋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所辑录的版本。 - 故事背景:发生于北魏时期,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侵扰,朝廷规定每家派一名男子从军。 内容情节 - 代父从军:木兰因父亲年老、家中无长兄,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出征前准备好鞍马,踏上从军征途。 - 十年征战:战士们千里迢迢奔赴战场,行军如飞,在北方的寒夜中伴随着金柝声,清冷月光照着铁甲战衣。木兰历经十年征战,最终得胜而归。 - 得胜还乡:木兰战功赫赫,却推脱高官厚禄,归心似箭只想回家。回到家后,她身着女儿装,出门看望战友,众人方知其为女子。 主题思想 #月歌行全员双结局邀你来选 - 女性英雄: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挑战了传统“男尊女卑”观念,展现出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形象。 - 忠孝两全:木兰在家勤劳孝顺,为父母分忧;从军后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体现了忠君爱国的精神。 艺术特色 - 叙述结构:情节简单但详略得当,略写征战生活,详写出征前和得胜回朝。使用数字和方位词汇,多次重复列举描写,使诗歌具有节奏性和音乐性。还采用问答体和人称视点转换,便于对唱和戏剧化改编。 - 人物刻画:刻画了性格鲜明的木兰形象,她从勤劳持家的闺阁少女,变成替父出征的勇敢女性、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最后又回归闺阁女儿形象,丰富了木兰的人物性格。 - 修辞手法:运用大量排比、互文、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排比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互文句“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木兰诗》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代表了北方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木兰的故事也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对木兰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6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9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