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9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7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今天来聊聊涉诈被限制出境的问题,以及如何依法解除限制。很多网友对相关法律条款和流程不太清楚,这里集中解答一下。 首先要明确: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36条第一款采取的限制出境措施,不是行政处罚,而是行政强制措施。有些朋友觉得行政机关该给“行政处罚决定书”,其实这是对性质的误解。不过,即便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按《行政强制法》规定,也必须履行正当程序,包括告知被限制人相关权利和依据。 被限制出境后,怎么解除? - 有人等着期限到了自动解除,但实际中自动解除的情况很少,不被延长就不错了。根据法律,第36条第二款针对受过刑事处罚的涉诈人员,限制期限是6个月到3年;第一款针对未受刑事处罚的,期限也不应超过3年,都是有明确时限的。 - 不少网友通过向当地反诈中心或公安部门提交材料,申请纳入“白名单”核检,成功解除了限制。具体需要哪些材料,各地要求不同,得和负责部门核实清楚。 更关键的是,法律赋予了救济途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48条明确,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限制出境决定。这是合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总结一下,解除涉诈限制出境的方法包括:按要求提交材料申请白名单、通过法律程序(复议或诉讼)维权。#出入境#劝返#护照#旅游#出国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