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从九一八到十四载抗战,这些数字我们永不能忘! 你知道“九一八”和“九一九”的区别吗?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9月19日(“九一九”),沈阳城沦陷,东北大地开始了长达14年的黑暗统治。 这两天,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记忆起点,而背后的伤亡数字,每一个都在诉说着山河破碎的苦难: 🔴 九一八事变(1931.9-1932.2) - 中国军队伤亡约1.5万-2万人:装备占优的东北军因不抵抗政策,在日军进攻中仓促撤退,付出惨痛代价。 - 中国平民伤亡不计其数:战火、屠杀、逃亡饥荒席卷东北,无数家庭妻离子散。 - 日军伤亡仅数千人:几乎未遇有效抵抗,却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 整个侵华战争(1931.9-1945.8) - 中国军队伤亡380万-400万人:国共两党军队浴血奋战,148万-170万将士为国捐躯,用生命筑起防线。 - 中国平民死亡1800万-2000万人:南京大屠杀、细菌战、大轰炸……日军的暴行让无数无辜百姓死于非命。 - 日军在华死亡44万-48万人:这是中国军民十四年殊死抵抗换来的战果。 2200万-2500万的总伤亡,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段段无法磨灭的国殇。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当下的和平,更是为了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吾辈当自强! #九一八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侵华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江桥抗战指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哈尔戈江桥,由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的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役。 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国已久,1894-1895年甲午战争后侵占台湾及澎湖列岛,日俄战争后将东北南部划为势力范围并建立关东军。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力图分割“满蒙”并诉诸武力。1931年6月,日本军部制定《解决满洲问题方策大纲》,确定“采取军事行动”占领“满蒙”的方针,此后在东北不断制造挑衅事件。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剿共”,对日本挑衅采取妥协退让方针。 初期抵抗:1931年11月4日凌晨,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嫩江桥阵地守军,中国守军奋起迎击,多次击退日军。5日,日军在大炮、飞机支援下渡江进攻,马占山亲临大兴阵地督战,日军被迫后退。 激烈战斗:6日清晨,日军出动飞机和大炮轰击,中国守军阵地被摧毁,但将士们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至傍晚,马占山部队伤亡较大,弹药告罄且无援军,遂撤出大兴阵地,退守三间房。12日,日军援兵抵达,在大炮、飞机掩护下进攻,马占山等将领率部勇猛杀敌,双方伤亡惨重。13、14两日,战斗在新立屯、汤池、蘑菇溪等阵地展开。在敌强我弱、中国守军伤亡过大且后继无援的情况下,11月18日中国守军撤出战斗,19日,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 江桥抗战是日军“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打响了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抗日运动的高涨。此役唤起了中华民族空前的抗日热情,展现了中国军民的爱国精神和抵抗决心,马占山也因领导江桥抗战而受到国人赞誉。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1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