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7: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6: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历史解说 #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关键战役,发生于公元199-200年。此战以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而告终,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成为三国鼎立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战前背景与双方实力对比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中央政权衰微,地方军阀割据。至公元199年,北方仅剩曹操与袁绍两大势力。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带甲十余万,实力雄厚;曹操则控制兖、豫等地,兵力仅两三万,但“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优势明显。曹操的劣势在于地小、人少、资源匮乏,但其军队精锐(如青州兵),且内部团结;袁绍虽兵力占优,但内部矛盾突出,谋士意见常被忽视。 战争过程与关键转折 官渡之战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战略防御:曹操放弃边界对峙,主动退守官渡,诱使袁绍深入以拉长其补给线。 2. 战略相持:两军陷入僵局,袁绍堆土山、挖地道强攻,曹操以霹雳车、壕沟化解。曹操一度因粮草不足欲退兵,被谋士劝止。 3. 战略反攻:袁绍谋士许攸因内讧投曹,献计偷袭乌巢粮仓。曹操亲率五千精兵夜袭乌巢,烧毁袁军全部粮草,导致袁军崩溃。曹操乘势反攻,歼敌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逃回北方。 胜负原因与历史影响 曹操取胜的关键在于: • 善用谋略:采纳荀彧、郭嘉等建议,坚持防守待机;果断采纳许攸计策,奇袭乌巢。 • 内部团结:曹操礼贤下士,如“跣足迎许攸”,而袁绍刚愎自用,甚至杀害谋士田丰。 • 后勤制胜:古代战争中粮草为命脉,乌巢被毁直接导致袁军士气瓦解。 此战使袁绍势力一蹶不振,曹操则统一北方,为后续魏国建立奠定基础。从军事史看,官渡之战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从政治格局看,它加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整合,推动三国时代到来。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