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姜胡说2月前
让自己变得强大的方法 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的方法,是做那些小到不可能失败的事。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定决心要做某事,第一周热情高涨,第二周开始下降,第三周、第四周,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我曾拍出过播放量上千万的短视频,也写过一本厚厚的书。这些成就背后的秘密不是灵感爆发,而是日复一日的微小行动:我每天都会拍一条视频;我每天都会写点东西。 村上春树写《挪威的森林》时说,他不依赖灵感,而是每天至少写一页。让你真正改变的是那些小到一定能完成的事。 当你想做大事时,大脑会本能抗拒,需要消耗有限的意志力。但面对微小的事,大脑防御系统不会启动。随着重复,这些微小行动逐渐成为习惯。 行动不是动机的结果,而是动机的成因。做得越多,你越会形成身份认同:"我是作家,所以我每天写作";"我是创作者,所以我每天拍视频"。 改变 = 天数 × 重复。今天滚一个小雪球,明天继续滚,最终会变成一个大雪球。 具体怎么做? 挤牙膏法:每天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健身?每天一个俯卧撑。读书?每天一页。学英语?每天一个单词。写作?每天一句话。 附着习惯法:将新习惯附在已有习惯之后。刷牙时做个深蹲,上厕所时看一页书,睡前冥想五分钟。 所以,让自己真正改变的方法不是下狠心、立下宏愿,而是每天做一件小到不可能完不成的事。最终,结果取决于坚持的天数和行动的重复。 #姜胡说 #创业 #成长 #赚钱 #干货分享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19
00:00 / 1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做不起眼的小事 分享一个让孩子成为学霸的方法,是去做那些荒谬到你不可能失败的事。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第一周热情高涨,第二周热情开始下降,第三周、第四周,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很多朋友看我儿子才4岁,上幼儿园中班,已经会算加减乘除,有些题目成年人都要算上一阵,总是会问,好厉害,怎么做到的?一会我会告诉你方法。我还带他爬过了雪山,沙漠,很多十几岁的哥哥都会喊累的强度,但我带他的时候几乎是不费力的,是怎么做到的? 我告诉你真正的原因:我每天都会给他出一点题,玩一个小游戏。能轻松爬雪山,穿越沙漠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我每周都会带他爬一座山。从3岁开始,一年多爬了几十座山了。 为什么会这样?各位,让孩子发生改变的是那些小到他一定可以完成的事。因为当你想做大事时,大脑会本能抗拒,你得靠意志力去推动,可意志力会不断消耗,消耗完了,事情就坚持不下去了。 但如果是很小的一件事,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大脑的防御系统就不会启动,而且你越做,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行动不是动机的结果,行动是动机的成因。你做的越多,慢慢就会有一种身份的认同。不是因为习惯才做这件事,也不是因为要做这件事才做,而是“我就是这样的人”。 为什么每周要去爬山?“我是爬山小能手,我当然每周都去。”为什么每天练习几道数学题?“我数学超厉害,我当然每天学一点啦,我是个有责任心的爸爸,当然会每天抽时间陪孩子玩。我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要做这样的事。” 每天做的事看似不起眼,但你知道吗?改变 = 天数 × 可重复。今天滚一点很小的雪球,明天继续滚,后天继续滚,慢慢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雪球。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你要学会用“挤牙膏”的方式。就是你每天再忙,也要挤出一点“牙膏”来。比如: • 想教孩子数学启蒙,每天做2道题,玩一个小游戏; • 想教孩子认字,每天读一本绘本; • 想培养孩子意志力,每周去爬一座山; 就做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最好附在一个已有习惯之后。 什么意思?比如: • 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回来的路上就给他出两道题; • 每次看到群里发的启蒙游戏,吃完饭就带孩子玩一会,发到群里打个卡; 这样它不会启动大脑的防御系统,是很自然而然就连在后面的,当你做的多了,它就会变成习惯,而这种习惯做的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孩子教育 #学霸 #启蒙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