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
00:00 / 1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1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秋雨霏霏,这在旧时乡村里,是农人最好的休息日。 到城市许多年,还觉得自己是乡下人。 读书疲倦,拍一组小品,聊做休息。 窗外这些芭蕉,是那一年我从职业二中移来的。在那里一丛芭蕉长得真好,托卓兄通融一下,又请朋友们一聚,职二的朋友也很通达,说老袁你尽管移。移来两棵芭䒦栽到窗外,就成了一景。 越明年,芭蕉早早舒展。感念职二朋友,我又去请了客,朋友问我,老袁今年想要什么?我说什么都不要,请客就是为了纪念移栽芭蕉一周年。朋友们大受感动。 落地生根,芭蕉在我家已经分作两处,各自成景。 提梁壶和 两杯茶杯,是那年从上海的朵云轩买来的。南京路上有个朵云轩,里面的笔墨纸砚和茶具。还是不错的,离《申报》馆旧址不远。那年去看申报馆旧址。闲逛南京路,买了这个提梁壶,一共是4只茶杯。不实用。觉得好看。 那盏黑茶杯,是磁州窑。磁州窑在邯郸西,漳河边上,远望可见太行。中学历史课本上那个宋孩儿枕,就是那儿出的。现在依然窑业发达,元代的窑口还在烧制。有一小镇,彭城镇,镇上男人多粗犷,女子多水色,秀美白皙。 到这个镇上两三次,买过一些杯子都送了朋友,只剩这一套了。 这两只茶碗甚好。高淳朋友送的,陶碗,内刷豆青色釉。 高淳是个好地方,北方人一般不太注意,真正的鱼米之乡,在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交界处。人情也醇厚。 这一颗小小的漆瓶,是那一年去荆州,在博物馆里买的。荆州是楚国旧都,文化名城,博物馆不大,但好东西不少。我去荆州时,也是秋天,也是下雨,我在荆州的城墙上走来走去。从荆州去沙市,沙市在历史课本上还会闪一下,现在已经是荆州的一个区,泯然众人矣。 这块太湖石,是江南朋友送的。 太湖边上的东山到西山岛和光福镇出产碧螺春,年年买茶去,和卖茶人也成了朋友,那年又去,她家院子里紫藤开得正好,紫藤下一块太湖石端然可爱,瘦透漏皱。我问从哪儿弄来的?说是从门口太湖边捞的。卖给我吧。不用,明年你开车来,拉走吧。 第二年,我就拉来了。《聊斋志异》里面有一篇《石清虚》,说的也是石头,写的却是友谊。 这个红红的福字,是艺术剧院的侯院长给的。侯老弟是个很风雅的人。某年我去给他送春茶,正好有一位书家把自己的作品做成工艺品,送给他,他就转送给我了。挂哪儿合适?换好几个地方。最后发现这儿最合适。又不怕风吹日晒。 下雨天,也别闲着。就像一个勤快的庄稼人,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也在家里收拾收拾。我的收拾收拾,就是写一下这些文字。练笔。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