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4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4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阳有余阴不足论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阴常不足。 何以言之? 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以能成人。而为人之父母。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礼记》注曰:"惟五十然后养阴者有以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漄,此难成易亏阴气,若之何可以供给也?经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又曰:"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观虚与盛之所在,非吾之过论。 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洩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洩矣。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其旨深矣。
00:00 / 08: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92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5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