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21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2
00:00 / 0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6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1
三官大帝是道教核心神祇之一,由天官、地官、水官组成,合称“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其信仰源于上古自然崇拜,后经道教系统化整合,成为掌管人间祸福、生死轮回的重要神明。以下从起源、职能、文化影响等方面综合解析:   ⛩️ 一、起源与演变 自然崇拜与早期信仰 三官大帝信仰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对“天、地、水”的自然祭祀,如《仪礼·觐礼》记载“祭天燔柴,祭地瘗埋,祭川沉浮”的仪式。东汉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时,将三官信仰纳入道教体系,首创“三官手书”:书写病人罪过文书,分置山巅(上达天官)、埋地(通地官)、沉水(告水官),以消灾治病。 神格化与三元节确立 人格化传说:南北朝时期,三官被附会为尧(天官)、舜(地官)、禹(水官),或元始天尊吐纳三元之气所化。 三元节形成:北魏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将三官诞辰与三元日结合: 上元节(正月十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校定人间罪福; 中元节(七月十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赦免幽冥亡魂; 下元节(十月十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祛除灾厄。   📜 二、神职与象征体系 职能分工 天官紫微大帝:隶玉清境,执掌赐福、禄寿,总管诸天帝王。形象为朱袍玉带,持如意或“赐福”卷轴。 地官清虚大帝:隶上清境,赦罪消业,统摄地府幽冥。常黑袍玄冠,持玉圭,与十殿阎罗共现。 水官洞阴大帝:隶太清境,解厄禳灾,统御水府众神。青玉冠蓝袍,持解厄卷簿或净瓶。 宇宙观与神阶 三官象征“天、地、水”三元,对应“生、养、藏”的自然循环,神格仅次于三清、四御,与雷部、斗部神明并列。唐宋时期,三官考校范围涵盖神仙升迁、人间善恶及万物化生,元代后职权缩小至人间祸福与轮回。   🏮 三、祭祀文化与民俗影响 宗教仪式与节俗 三元法会:道观于三元日举行斋醮,信徒禁荤食素(称“三官素”),忏悔祈福。 民间习俗:中元节放河灯、祭祖先,下元节祭祀水官消灾,上元节张灯结彩(后演变为元宵节)。 艺术符号与民间信仰 年画与三星崇拜:清代“天官赐福”年画流行,天官携五童子(持仙桃、石榴等),象征吉祥;后与禄星、寿星结合为“福禄寿三星”,成为新春装饰。 财神化演变:天官被赋予财神职能,如“赐福财神”画像中,天官坐元宝,配聚宝盆、招财童子。 建筑与实物遗存 明代广建三官殿、三官庙,如苏州七子山三官行宫香火鼎盛。#道教 #创作者扶持计划 #国学 #民间故事 #道家文化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2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