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8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9: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黄帝内经》 素问篇 阴阳别论篇第七译文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麽意思?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与阳脉,就不致疑惑不绝而众议纷纭了。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例如: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得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脉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一般地说:胃肠有病,则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一般地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一般的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阳明与厥阴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曰风厥。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别论 #九运养和堂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59: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2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