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启源0014天前
#湿地公园 “知己知彼,寰宇彼身”并非传统成语或固定短语,但通过拆解其核心要素并结合文化语境,可尝试从以下角度解读其可能含义:一、字面意义与核心要素解析:1.“知己知彼”的经典内涵:源自《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在竞争中须全面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以此制定精准策略。孙武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1胜1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一思想不仅适用于军事,也延伸至商业、外交等领域成为理性决策的基础。2“寰宇”与“彼身”的空间延展:“寰宇”:指广阔的宇宙或全世界,如“声名冠寰宇”,象征视野的广度与格局的提升。“彼身”可理解为。“对方的处境”或“自身之外的世界”,强调出自我局限,关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3组合后的潜在语义:将“知己知彼”的深度认知与“寰宇彼身”的广度视野结合可能表达一种既注重内在洞察又强调全局观照的思维方式。_不仅要了解自身与对方,还需将个体置于更宏大的时空背景中审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二、哲学与思想维度的延伸:1.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实践:近代中国画领域的“徐将体系”便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案例。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该体系既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知己),又吸收西方写实技法(知彼),最终实现了从“跨界”到“破界”的创新。这体现了“知己知彼”与“寰宇彼身”结合的文化适应性。2.道家与儒家思想的融合:道家视角:“寰宇彼身”可呼应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个体与世界的整体性联系,主张通过认知外部规律实现自我超越。儒家视角:“知己知彼”暗含“推己及人”的理论智慧,而“寰宇彼身”则扩展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置于全球视野中考量。三、文学与音乐层面的解读:1.象征个体与世界的互动:在文学创作中,这一短语可能隐喻个体,如何通过认知自我与他者,在广阔世界中定位自身价值。例如,主人公通过了解不同文化。(寰宇)与人性(彼身),最终实现自我成长与精神觉醒。2.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认同:在当代语境下,“寰宇彼身”可解读为对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身份的思考_既要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知己),又需理解多元文化差异(知彼),在跨文化对话中构建包容性的身份认同。四、现实应用与启示:1.商业竞争中的战略思维:企业需在了解自身核心竞争力(知己)与竞争对手策略(知彼)的基础上,关注全球市场邹势(寰宇),灵活调整战略布局。仅供参考!!#万能的抖音 #发现身边的美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启源0013天前
#原创视频 #记录身边的美好 #风景素材大自然 “游笔寰宇”并非传统成语或固定词汇,但其字面组合可拆解为“游笔”与“寰宇”两部分,结合汉语表达习惯与文学语境,可作如下解读: 一、字面解析:1“游笔”的含义 “游”本义为“移动、游历”,引申为“自由、灵活”;“笔”指书写工具,代指写作,创作行为。“游笔”可理解为以灵动笔触自由挥洒,常见于形容与写作。风格洒脱不羁或创作过程中不受拘束,如“游笔戏墨”。 2.“寰宇”的释义:“寰宇”指整个宇宙或世界,强调空间的广阔性。其出处可追溯至汉代焦赣《易林》“权即在手,寰宇可驱”,后世多用于文学创品中,如骆宾王“声名冠寰宇”。 二、可能的引申含义:将“游笔”与“寰宇”结合,“游笔寰宇”可理解为以文字为舟,在世界范围内自由驰骋,具体可涵盖以下层面:创作视野的宽广性:指作品题材跨越地域文化,如游记史诗类创作。思想表达的自由度:强调不受形式或内容限制的创作状态。精神境界的超脱性:借文字突破现实束缚,抵达更高层次的哲思或想象空间。 三、相关表达与对比:1类似成语或短语:游戏笔墨。:侧重以轻松态度创作。,如《红楼梦》中“游戏笔墨”;云游四海:强调身体游力,而“游笔寰宇”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遨游;游目骋怀: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指目光远大,胸怀开阔,与“游笔寰宇”在视野上有相通之处。2例句参考:若用于文学评论,可表述为:“作者以游笔寰宇之姿,将异域风情与历史哲思,熔铸于笔下,构建出跨越时空的文学图景。” 四、使用场景 该短语多用于形容文学创作、艺术表达或思想探索,尤其适合强调作品格局宏大,风格自由的语境。例如: 书评:“这部小说游笔寰宇,从极地冰川到热带雨林,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艺术展介绍:“画家以水墨游笔寰宇,用抽象线条勾勒宇宙的深邃与神秘。” “游笔寰宇”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组合,核心在于以文字或艺术为媒介,实现对世界的自由探索与表达。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但整体指向广阔的视野,自由的创作精神与深刻的人文关怀。仅供参考!因人而异!#日常分享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神赋 🇨🇳🇨🇳 粤有群神,肇自鸿蒙。承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芒;察苍黎之祈愿,司寰宇之纲常。或居紫府云端,统御星辰运转;或守山川泽薮,护持草木生长。其形不一,或威严如雷霆震宇,或慈蔼若春风拂岗;其责各异,或掌福祸之更迭,或司生死之轮回,或主稼穑之丰歉,或护家国之安康。 🇨🇳🇨🇳🇨🇳 溯神之渊源,初本自然之敬畏。昔者先民,见雷霆震怒而惧,睹日月昭彰而敬,观江河奔腾而叹,感四时更迭而思,遂以己之形,塑神之貌,赋神之能,寄己之望。山有山神,司林木荣枯,保途人平安;水有水神,掌潮汐起落,润万顷良田。而后文明演进,神之谱系渐繁:有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混沌为乾坤;有治世之神,拨乱反正,济苍生于倒悬;有护民之神,驱邪避灾,赐福祉于人间。 🇨🇳🇨🇳🇨🇳 观神之形仪,或庄严肃穆,或灵动飘逸。若天帝者,冠九旒之冕,着十二章之服,端坐凌霄宝殿,目含日月,气吞山河,统御万神,执掌天条;若观音者,披素衣之淡雅,持净瓶之清冽,或坐莲台,或踏祥云,眉含慈悯,心藏普度,救苦救难,泽被万方。亦有战神,披坚执锐,怒目圆睁,肩扛利斧,腰悬长剑,每临战阵,必斩妖除魔,护国安邦;更有文神,衣袂飘飘,手持书卷,眉目清朗,气宇轩昂,司文运昌盛,佑学子登科。 🇨🇳 论神之德能,或溥济万方,或惩恶扬善。其施恩也,不偏不倚,不分贤愚,春耕时降甘霖,使田畴溢稻菽之香;冬寒时送暖阳,免黎民受风霜之苦。黎民有难,焚香祈告,神必闻之:病者求愈,即遣神使祛邪除疾;贫者求丰,便降祥瑞五谷丰登;旅者求安,辄护行程风雨无虞。其惩恶也,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对奸邪之辈,贪腐之徒,必施惩戒,或夺其福禄,或降其灾祸,以警世人,以正纲常。 察神之与民,实乃心之共鸣,情之寄托。民以虔诚之心敬神,筑庙宇,塑神像,献香火,寄祈愿;神以慈悲之怀护民,应所求,赐福祉,惩恶行,正风气。庙宇之中,香烟袅袅,承载着黎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庆之时,鼓乐喧天,饱含着百姓对国泰民安的期盼。神非虚无之影,实乃民之良知所聚,民之愿景所化;民非盲从之众,实以敬神之心,守做人之本,行向善之道。 赞曰:神本无形,因民而生;民本有愿,托神而寄。神护民以安康,民敬神以赤诚。二者相契,如日月同辉,如江河同源。愿寰宇之内,神恩浩荡,民声和乐;愿九州之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乃神之愿,亦民之望也。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神赋 🇨🇳🇨🇳 粤有群神,肇自鸿蒙。承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芒;察苍黎之祈愿,司寰宇之纲常。或居紫府云端,统御星辰运转;或守山川泽薮,护持草木生长。其形不一,或威严如雷霆震宇,或慈蔼若春风拂岗;其责各异,或掌福祸之更迭,或司生死之轮回,或主稼穑之丰歉,或护家国之安康。 🇨🇳🇨🇳🇨🇳 溯神之渊源,初本自然之敬畏。昔者先民,见雷霆震怒而惧,睹日月昭彰而敬,观江河奔腾而叹,感四时更迭而思,遂以己之形,塑神之貌,赋神之能,寄己之望。山有山神,司林木荣枯,保途人平安;水有水神,掌潮汐起落,润万顷良田。而后文明演进,神之谱系渐繁:有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混沌为乾坤;有治世之神,拨乱反正,济苍生于倒悬;有护民之神,驱邪避灾,赐福祉于人间。 🇨🇳🇨🇳🇨🇳 观神之形仪,或庄严肃穆,或灵动飘逸。若天帝者,冠九旒之冕,着十二章之服,端坐凌霄宝殿,目含日月,气吞山河,统御万神,执掌天条;若观音者,披素衣之淡雅,持净瓶之清冽,或坐莲台,或踏祥云,眉含慈悯,心藏普度,救苦救难,泽被万方。亦有战神,披坚执锐,怒目圆睁,肩扛利斧,腰悬长剑,每临战阵,必斩妖除魔,护国安邦;更有文神,衣袂飘飘,手持书卷,眉目清朗,气宇轩昂,司文运昌盛,佑学子登科。 🇨🇳 论神之德能,或溥济万方,或惩恶扬善。其施恩也,不偏不倚,不分贤愚,春耕时降甘霖,使田畴溢稻菽之香;冬寒时送暖阳,免黎民受风霜之苦。黎民有难,焚香祈告,神必闻之:病者求愈,即遣神使祛邪除疾;贫者求丰,便降祥瑞五谷丰登;旅者求安,辄护行程风雨无虞。其惩恶也,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对奸邪之辈,贪腐之徒,必施惩戒,或夺其福禄,或降其灾祸,以警世人,以正纲常。 察神之与民,实乃心之共鸣,情之寄托。民以虔诚之心敬神,筑庙宇,塑神像,献香火,寄祈愿;神以慈悲之怀护民,应所求,赐福祉,惩恶行,正风气。庙宇之中,香烟袅袅,承载着黎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庆之时,鼓乐喧天,饱含着百姓对国泰民安的期盼。神非虚无之影,实乃民之良知所聚,民之愿景所化;民非盲从之众,实以敬神之心,守做人之本,行向善之道。 赞曰:神本无形,因民而生;民本有愿,托神而寄。神护民以安康,民敬神以赤诚。二者相契,如日月同辉,如江河同源。愿寰宇之内,神恩浩荡,民声和乐;愿九州之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乃神之愿,亦民之望也。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神赋 🇨🇳🇨🇳 粤有群神,肇自鸿蒙。承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芒;察苍黎之祈愿,司寰宇之纲常。或居紫府云端,统御星辰运转;或守山川泽薮,护持草木生长。其形不一,或威严如雷霆震宇,或慈蔼若春风拂岗;其责各异,或掌福祸之更迭,或司生死之轮回,或主稼穑之丰歉,或护家国之安康。 🇨🇳🇨🇳🇨🇳 溯神之渊源,初本自然之敬畏。昔者先民,见雷霆震怒而惧,睹日月昭彰而敬,观江河奔腾而叹,感四时更迭而思,遂以己之形,塑神之貌,赋神之能,寄己之望。山有山神,司林木荣枯,保途人平安;水有水神,掌潮汐起落,润万顷良田。而后文明演进,神之谱系渐繁:有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混沌为乾坤;有治世之神,拨乱反正,济苍生于倒悬;有护民之神,驱邪避灾,赐福祉于人间。 🇨🇳🇨🇳🇨🇳 观神之形仪,或庄严肃穆,或灵动飘逸。若天帝者,冠九旒之冕,着十二章之服,端坐凌霄宝殿,目含日月,气吞山河,统御万神,执掌天条;若观音者,披素衣之淡雅,持净瓶之清冽,或坐莲台,或踏祥云,眉含慈悯,心藏普度,救苦救难,泽被万方。亦有战神,披坚执锐,怒目圆睁,肩扛利斧,腰悬长剑,每临战阵,必斩妖除魔,护国安邦;更有文神,衣袂飘飘,手持书卷,眉目清朗,气宇轩昂,司文运昌盛,佑学子登科。 🇨🇳 论神之德能,或溥济万方,或惩恶扬善。其施恩也,不偏不倚,不分贤愚,春耕时降甘霖,使田畴溢稻菽之香;冬寒时送暖阳,免黎民受风霜之苦。黎民有难,焚香祈告,神必闻之:病者求愈,即遣神使祛邪除疾;贫者求丰,便降祥瑞五谷丰登;旅者求安,辄护行程风雨无虞。其惩恶也,公正严明,不徇私情,对奸邪之辈,贪腐之徒,必施惩戒,或夺其福禄,或降其灾祸,以警世人,以正纲常。 察神之与民,实乃心之共鸣,情之寄托。民以虔诚之心敬神,筑庙宇,塑神像,献香火,寄祈愿;神以慈悲之怀护民,应所求,赐福祉,惩恶行,正风气。庙宇之中,香烟袅袅,承载着黎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庆之时,鼓乐喧天,饱含着百姓对国泰民安的期盼。神非虚无之影,实乃民之良知所聚,民之愿景所化;民非盲从之众,实以敬神之心,守做人之本,行向善之道。 赞曰:神本无形,因民而生;民本有愿,托神而寄。神护民以安康,民敬神以赤诚。二者相契,如日月同辉,如江河同源。愿寰宇之内,神恩浩荡,民声和乐;愿九州之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乃神之愿,亦民之望也。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3.南辕北辙——每日一成语|点滴积累成江海 1.南辕: “辕”是古代马车前面那根用来驾马的长木杆,这里指车头。“南辕”就是车头朝向南方。 · 北辙: “辙”是车轮压过后在地上留下的痕迹。“北辙”就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是往北方的。 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车头朝着南,但车却在往北走! 这辆马车是不是走错路啦? 2. 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他用的条件越好,跑得越快,离他想要去的目的地就会越远。 简单来说,就是: · 你想去的地方在东边,你却拼命往西边跑。 · 你想把事情做好,但你用的方法却完全不对。 这就像你想去温暖的南方看大海,却开着车朝寒冷的北方雪山飞奔,那你就永远看不到大海了。 3. 成语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坐在一辆马车上,正飞快地朝北方行驶。 他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朋友就问他:“你这么着急,是要去哪里呀?” 他大声回答说:“我要去南方的楚国!” 朋友一听就惊呆了,拉住他说:“哎呀!你搞错啦!楚国在南方,你怎么往北走呢?” 这个人却一点也不慌,他得意地指着自己的马说:“没关系,我的马可是千里马,跑得特别快!” 朋友说:“马再好,方向不对,也到不了楚国啊!” 这个人又指着车上的行李说:“你看,我带了足够多的盘缠(路费)!” 朋友劝他:“路费再多也没用啊!” 这个人还是不听,又说:“我的车夫技术高超,最会赶车了!” 最后,朋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驾着好马,带着充足的路费,由技术高超的车夫赶着车,朝着离楚国越来越远的北方飞驰而去。 你们看,这个人犯的错误,就是“南辕北辙”。 4. 用在什么时候?(例句) 我们来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南辕北辙”呢? · 在学习上: · “我想提高数学成绩,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如果我在数学课上偷偷看漫画书,那不就是南辕北辙了吗?” · “小明想练一手好字,但他写字时总是很着急,乱涂乱画。这样做,和他的目标简直是南辕北辙。” · 在生活中: · “我们想身体健康,就要多运动、好好吃饭。如果总是吃垃圾食品还不运动,那就和健康的目标南辕北辙了。” · “我想和乐乐成为好朋友,就应该对他友好分享。如果我总是抢他的玩具,那我的做法就南辕北辙了,他肯定不会喜欢我。” #成语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天学习一点点 #原创作品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4.司空见惯——每日一成语|点滴积累成江海 司空: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是个非常大的官。 见惯: 看惯了,经常见到,不觉得新鲜。 连起来就是:连司空这样的大官都经常看到,觉得不稀奇了。 2. 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的意思就是:某件事情很常见,一点儿也不稀奇,看多了就觉得平常了。 简单来说,就是: · 你看某样东西看得太多了,所以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 这件事经常发生,大家都觉得习惯了,不奇怪了。 就像你每天都会看见爸爸妈妈,所以不觉得稀奇。但如果有一天恐龙来你家做客,你一定会觉得非常稀奇,因为这可不是“司空见惯”的事! 3. 成语小故事 唐朝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诗人,叫刘禹锡。他到一个叫李司空的大官家里去做客。 李司空请了很多人,举办了非常盛大的宴会。宴会上有好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漂亮的歌舞表演。对于李司空这样的大官来说,这样豪华的宴会他经常举办,早就看惯了,觉得很平常。 但是刘禹锡看了却非常惊讶和感动,他觉得这宴会太精彩、太豪华了!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说:“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意思是:您(李司空)看惯了这种豪华的场面,觉得是平常事,却让我这个江南来的小官感动、惊讶得不得了! 后来,人们就从这首诗里,提炼出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4. 用在什么时候?(例句) 在学校里: · “我们班的小明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每次老师提问他都举手,大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 · “每天上学都要做眼保健操,这对我们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 在家里: · “爸爸每天下班回家都要先看一会儿手机,我们家人都司空见惯了。” ·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用手机视频通话是司空见惯的,但在爷爷奶奶小时候,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神奇事情。” · 在大自然中: · “在城市里,看到高楼大厦是司空见惯的景象;但在乡村,看到满天繁星才是司空见惯的。” #成语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天学习一点点 #原创作品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