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红阳1周前
俗尘拾趣 诗/红阳 人生本自淡无奇,偏向红尘绚丽姿。 柴米油盐寻雅兴,风霜雨雪砺神思。 一花绽放开成韵,半盏清茶品入诗。 天若有情欣万物,平常时日乐心驰。 作者 红阳,原名 吕欣,山东莱芜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老年大学诗词创作讲师。 【诗文解说】 这首诗就像一扇雕花木窗,为我们推开平凡生活的诗意景致。首联“人生本自淡无奇”看似淡然起笔,却以“偏向红尘绚丽姿”完成漂亮的转折——这恰如我们每个人,明知生活终归平淡,仍要在这场红尘之旅中活出斑斓色彩。 颔联最见匠心。左手握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日常,右手却能在其中“寻雅兴”;迎面遇上“风霜雪雨”的人生考验,反而将其化作“砺神思”的磨刀石。这不正是中国文人“化俗为雅”的智慧吗?将生活琐事淬炼成诗,将风雨历练沉淀为思。 颈联的意境尤为动人。“一花绽放”本是刹那芳华,诗人却能听见它“开成韵”的旋律;“半盏清茶”不过寻常片刻,却可“品入诗”的悠长。这里藏着生活的密码:美不在远方,就在俯仰之间;诗意不需刻意营造,只需用心品味。 尾联“天若有情欣万物”将视线投向广袤天地,最终落笔在“平常时日乐心驰”——这份快乐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认真度过的当下。红阳先生作为老年大学讲师,想必常与学员分享:诗不在书卷里,而在买菜做饭时哼的小调中,在雨中漫步时心中流淌的旋律里。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所谓诗意生活,不是逃离尘世,而是更深地走进生活。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或许都该学习这种“俗尘拾趣”的智慧——于喧嚣中守一份宁静,在平凡里觅无限意趣。 #诗与远方 #每日分享 #心灵感悟 #分享 #生活纪实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drizzle瑶2周前
🌗“来过,去过,思过,念过,周而复始,复归太一。”都说艺术作品要从经典中汲取力量,“神生于心,皆因我们对万物有情”大约就是舞蹈诗绘《九歌》想要今人感受的古人要说的话吧。 这部与众不同的舞剧改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依托东君、云中君、山鬼、河伯、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和少司命的众神形象,以两两对应的方式,代表了日月、山河、爱恋、时间,讲述了生命、自由、爱情和生死无常。 💫这必须是今年最好看、最出乎意料的中国舞剧。大咖云集仅是一方面(苏鹏、胡阳、张翰、李祎然、王思龙、冯满天的作品各个响当当),同时担当导演的胡阳有句话成为此剧精彩的本质:舞蹈还是应长于抒情,轻于叙事…我们不想讲故事。 只有看过才能体会这句话的内涵,才能懂得当身体知觉作为另一种语言表达时,那种情绪抒发的魅力远远高于“讲故事”。 ☁️从内心说,苏鹏扮演的云中君我最迷恋。编导精巧地设计了独舞和后半段的群舞,将云恣意多姿、舒卷流动的形态逼真地展现。其间,那源源不断的气流感、群舞与云中君交织相融时的立体塑造,描摹出了云在变化时的精髓。 看过苏鹏编导、示范的北师大舞蹈系日常训练视频,超强的呼吸感染力,满满气的流动!我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局部动作,不会在意因目前不适合跳舞引起第二天的腰疼、脚麻。曾在强悍的男团戏《海的一半》中见过他绝对C咖的英姿,读过他写的舞剧创作方面的文章。这位军艺出身,即将40岁的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依旧有绝对的能力站上舞台发出耀眼光芒的全才,实属罕见。对于谢幕时相对不够热烈的掌声表示强烈不满。 四季里,我时常仰望苍天,沉浸在观云的乐趣中。遗憾没有能力画下它们,只能拍照私藏,后悔没有买那本下了架的外版的☁️的大画册…而现在,欣喜地发现了云中君的演绎。那么,只为这一段,也要二刷、三刷,买更好位子的票。 🌊河伯——张翰曾说:如果哪天自己跳不动了,那第一个作品一定是《九歌》。的确,河伯的表演中有大量被众人托举模拟浪花的姿态,每到此刻我便为他捏把汗,虽然姿态精彩傲人,但也担忧身体的承受度。 其实,每个人都值得称赞,不赘述了。 ☔️雨夜总是浪漫,若是在深秋的末尾而立冬刚至,就更显别致。 送来许多菊花,用他们装点办公室,心情都好了许多。#九歌 #舞剧九歌 #苏鹏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