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8: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4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0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19: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5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
5月前
白水村在龙脊镇的西南部,因村旁的溪流水质清澈,浪花雪白而得名。白水村东靠大柳村,南邻临桂区,西至龙胜镇上孟村、北达岳武村。清代,白水村地域属南团,由官衙塘辖;1923年后属南区;1933年白水村属镇南乡;1952年归二区辖;1958年白水村改称白水大队,属和平公社;1963年归和平区;1984年复称白水村,属龙脊镇辖;白水村辖白水、九龙桥、下古球、上古球、拉往、谷拢、高岭冲等19个自然村屯,14个村民小组。瑶族人口占多数。历史上瑶族遭受的苦难最深,白水村的古球寨就是生动的写照。古球寨原名苦求寨,是瑶民世世代代苦苦寻求安身之地和温饱生活的真实记录。白水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此处的丁岭坳古道,是龙胜通临桂县达桂林之官道、驿道和商道。其间的丁岭隘是其咽喉之处,因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宋代,龙胜侗民杨通览起义发兵攻打义宁县城,由此道出境。清代乾隆五年(1740)清政府发兵镇压龙胜少数民族起义,其主力也是由此道入境。咸丰九年(1859)石达开回师广西时,一部由此道入龙胜出三江县。1944年日军在此道入侵龙胜,并在丁岭隘一带凭险据守,以阻中国军队进攻。1945年7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此激战,白水村成为当时的主战场。1951年7月,以费孝通为团长,金晓村、陈岸为副团长,李景仙为秘书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也是走这条古道来到龙胜。听说中央民族访问团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来慰问各族人民,龙胜瑶山、苗岭、壮乡、侗寨一片翻腾,大人小孩奔走相告。为欢迎毛主席派来的亲人,龙胜各族人民早早作了充分准备,白水村因占地利而成为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的第一村。白水村群众在从丁岭界脚到九龙桥的古道上多处搭起青松彩门(在当时最隆重的欢迎仪式才搭松门),并组织欢迎乐队,等待中央民族访问团的到来。18日,在广西省委、桂林地委、桂林专署有关领导陪同下,中央民族访问团一行190余人(含随团电影队、文工队、医疗队),由临桂宛田翻越丁岭坳进入龙胜。龙胜南区近万名瑶、壮、汉族人民,身着民族盛装,从丁岭界脚白水村的架枧坳到和平街,排起9千米长队伍夹道欢迎中央民族访问团。他们挥彩旗,吹长号,奏古乐,放鞭炮,以各民族最隆重的喜庆仪式欢迎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派来的亲人。在欢迎的人群中,一位85岁的瑶族老奶奶见到访问团时热泪直下,连声说道:“毛主席真好,毛主席派来的亲人看我们来了!”
00:00 / 0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3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9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