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又到一年看油菜花的季节,今天我来聊聊油菜花的起源和一些冷知识,纯干货,值得点赞收藏。 油菜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泛种植,茎绿花黄,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所以学名称之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全国各地的油菜花田,从三月到九月,几乎有半年时间都能看到油菜花。江苏兴化、江西婺源、四川崇州、青海、新疆等等,横跨大半个中国,处处都有这个小小黄色精灵在枝头跳跃。 油菜花的起源有很多争议,原产于欧洲与中亚一带,最早作为蔬菜栽培。 中国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原产地,而甘蓝型油菜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欧洲引进的,甘蓝型油菜因其高产和适应性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成为中国油菜种植的主流品种。 油菜花堪称“宝藏植物”。油菜籽榨油是中国重要的食用油来源,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的半壁江山。南宋时期,菜籽榨油已被写入诗中,成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 油菜花,不仅是蔬菜,还是药材!花粉具有消肿解毒等功效。所以,你看大片油菜花的旁边,肯定有养蜂人,油菜花是优质的蜜源植物,花期长达一个月以上,为养蜂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外,油菜花还能作为绿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油菜花的嫩茎被称为“芸薹”,或者叫“菜薹”,是南方春季餐桌上的美味。这个菜苔实际是指青菜,也叫小白菜、小油菜、属于白菜类蔬菜,古人称之为菘,南方种植为主,是中国的特产。菜薹清甜爽口,富含维生素C和钙,是春季限定的健康食材。 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品种“彩色油菜花”,这是通过“远缘杂交”技术,科学家将萝卜的花色导入油菜,培育出紫红、桃红、白色等30多种花色的油菜花。如果南宋诗人杨万里穿越到现代,看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场景,可能会因为彩色油菜花而“有处寻”了。 从古代的“芸薹”到现代的“金色花海”,油菜花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烟火气息,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漫步在油菜花田中,仿佛能听到那些穿越时空的诗句在风中低语,诉说着大地与文明的永恒故事。 这或许也是人们喜爱去看油菜花的原因吧! #油菜花 #花海#农文旅 #油 #认知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徐伟忠6月前
雾耕技术起源源与突破 雾耕技术的起源与突破:从实验室到山地生态的创新实践 一、技术起源:从太空探索到农业实验 雾耕技术的雏形源于1969年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的太空农业实验。为解决空间站植物栽培中失重环境下的根系吸收难题,NASA首次采用超声波震动将肥水雾化,形成雾液环绕根系的供养模式。这一技术原型在20世纪80-90年代被各国农业实验室引入,主要用于马铃薯种球培育,但因依赖稳定电力、无法应对复杂气候,长期局限于实验阶段,被视为无土栽培的边缘技术。 二、丽水团队的关键突破:从温室到露天的跨越 2002年,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徐伟忠团队开启雾耕技术的生产性探索,针对传统水培易缺氧烂根的问题,创新性地将雾耕技术从封闭温室推向开放环境。经过三年攻关,团队解决了三大核心难题: 1. 电力与环境适应性:研发计算机控制系统,结合备用发电与风光互补设施,突破山地电网限制;开发耐候型雾化系统,使设备在露天环境中稳定运行,设施成本降低50%以上。 2. 低成本工艺革新:采用塑料网柱、种子包线(无纺布包裹种子与基质)替代传统设备,亩均投资从欧美模式的近百万元降至5万元,仅为传统技术的1/20。 3. 效率革命:引入无人机协同作业,单人管理面积从1亩提升至30亩,生产效率较传统耕作提高20-30倍,形成“露天种植、人机协同、生态共生”的全新模式。 三、从实验到产业化的三阶段演进 1. 科研中试阶段(2005-2009年):在丽水本地开展雾耕技术验证,开发出适合叶菜、瓜果的基础配方,初步实现露天气雾栽培的稳定性。 2. 工厂化推广阶段(2009-2017年):技术延伸至全军边关哨所、沙漠岛屿等极端环境,通过温室设施营造可控环境,满足特殊场景下的新鲜蔬果供应,累计推广至20多个国家。 3. 山地生态应用阶段(2018年至今):针对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特点,研发低成本露天雾耕系统,利用山地雨水收集、原生植被保全等技术,构建“农业与自然生态共生”体系,实现从“科技示范”到“产业化应用”的跨越。 四、颠覆性突破:定义全球山地农业新范式 丽水团队的创新使雾耕技术实现三大跨越: 1. 从高成本到低成本:通过本地化材料(如山地粉土、椰丝毯)和模块化建造,将初始投资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10,适合大规模山区推广。 2. 从单一场景到全域应用:突破温室限制#徐伟忠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2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刚回来!暑假广东科学中心不踩雷保姆级攻略 暑假不想日晒雨淋,又想轻松遛娃,玩足一整天,虽说人多,但有一说一非常值得,一天玩不够~ 附上超全游玩指南👇 ‼️敲黑板:暑假强烈建议非周末游玩!! 🔸 门 票:成人60,1大1小套票70,1.3米以下/6岁以下免🆓❗️ 65岁以上长者也免🆓 🔸 「广东科学中心」小🍊序,提前1天约 门 票,剧场项目需当天 约 ✅ 隐藏技巧:上午场9:00/下午场12:30、13:30放 号,必须定位在科学中心范围内才能 约(建议提前停好车尽量走近门口的位置开抢) ✅ 多人同行用两个手机分开 约,项目间隔1小时,避免时间冲突约不上 ⏰ 建议路线 9:30 入场先冲「逐梦星辰&探秘海洋」新馆 ✨ 必玩 ▪️ 三维转环体验宇航员失重感(1.2m以上) ▪️ C919模拟驾驶 ▪️ 10:30无人机表演秀 11:30 转战「探秘海洋」馆 ▪️ 全息投影与真实鱼群共舞 ▪️ 「深海探秘」深潜7000米 13:30 空中剧场看鲸鱼游动(在馆内中庭,暑期限定) 14:00 分龄刷馆时间 ▶️ 6岁以下宝宝: 首选「儿童天地」放电 ▶️ 6-7岁以上: 儿童天地展馆相对适合低龄宝宝,大娃可以从3楼到2楼优先玩其他所有馆,各种新奇有趣的装置更加值得~ 最后压轴球幕影院 360°全景躺看星空坠落的瞬间太治愈~ 🚗 交通指南 ▪️ 自驾:导航「广东科学中心」,🅿️1.5💰半小时 ▪️ 地铁:4号线大学城北站D口,再打车 🍽️ 餐饮建议 如果想抓紧游玩时间的话,馆内负一楼有简餐,也可以外卖或者自备干粮,有休息区很方便! #周末去哪玩 #亲子游玩好去处 #广州新展 #沉浸式体验 #暑假嗨玩计划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