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小班-语言《我们怎样过冬天》 🍀活动主题:《我们怎样过冬天》 🌵活动领域:语言 领域 🈶PPT课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准确识别小雪、中雪、大雪三种冬季的天气符号。 2.观察并了解青蛙、大雁、小羊等动植物在冬季的变化,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的“过冬方式”。 3.对冬季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的生活变化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识别小雪、中雪、大雪三种天气符号,知道常见动植物和人类的基本过冬方式。 活动难点: 理解不同动植物过冬方式的差异,并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对过冬方式的认知。 活动准备:PPT课件 手工材料:空白娃娃轮廓图每人一张、彩纸剪制的冬衣(包括帽子、围巾、棉袄)若干、固体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冬天的小雪花” 播放“小雪花飘下来”的动画视频,提问幼儿:“小雪花来啦,这是冬天的什么天气呀?”引导幼儿用“冷冷的”“白白的”“飘下来的”等词语描述看到的雪花。接着依次播放中雪、大雪的动画视频,让幼儿观察雪花大小和飘落速度的不同,并模仿“小雪花轻轻飘”“中雪花快快飘”“大雪片重重落下来”的动作,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展开环节:操作感知“过冬的秘密” 1. 天气符号配对 先出示小雪场景图(小雪花落在草地上),提问幼儿:“这是什么天气呀?小雪花多不多呀?”引导幼儿说出“小雪”。接着展示小雪符号卡片(小雪花图案),说:“这就是小雪的符号,它和图里的小雪花一样,都是轻轻的、小小的~”,让幼儿直观感知符号与场景的对应。用同样的方式依次展示中雪场景图(中雪花落在屋 顶上)和中雪符号卡片(多片雪花图案)、大雪场景图(大雪盖房子)和大雪符号卡片(雪花+“大”字标识),每次都引导幼儿观察场景特点与符号的关联。先出示小雪场景图(小雪花落在草地上),提问幼儿:“图里下雪了吗?小雪花落在了哪里呀?这样的雪我们叫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小雪”。接着展示小雪符号卡片 #冬天#幼教资源共享#幼儿园小班优质公开课#幼儿园五大领域公开课#幼儿园PPT课件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