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0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1
《红楼梦》第十一回(1)宁府家宴中的民俗记忆 有读者前日在我的小红书中留言,这位读者估计是不大看脂评,所以在我分析贾敬暗示嘉靖的文章后说“实事求是地分析人物关系,品鉴诗词,复原贵族生活就可以了,不要牵强附会的映射。”我回复了两次仍不能使其理解,就回复说“各有所需,各有所求,不必纠结。您喜欢怎样读都好”,这是我的心里话,读就比不读好。尽管,四十三回有庚辰本双夹批提醒:“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弟子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家常老婆舌头,岂非痴弟子。”我们今天不妨做一次痴弟子,但也不要只看热闹,看看《红楼梦》中保留的民俗吧。 第十一回开篇就写贾敬生日,尽管他仍在城外道观不回家,但家里除了要送去寿礼,仍要举办宴席,邀请亲朋庆祝。最先来的人是贾琏和贾蔷,他们除了帮着看看座位安排之外,最关心的是娱乐项目。家人告知有“小戏和打十番的”,“打十番”是什么呢? 打十番最初起源于明万历年间的苏州,因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集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分为文武或粗细。“文十音”主奏乐器是竹笛、还有箫、唢呐、以及各种胡、弦乐器;“武十音”中的打击乐器有:板鼓、檀板、堂鼓、木鱼、七星点、钹、锣等。细十番通常就是由箫、笛、管、弦、提琴、碗锣、沙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乐器组成。粗十番里面有很多打击的、敲击的乐器,像锣、鼓、铃、钹等。打十番中打击的方法别具一格,只敲击每节的第一个音节,音调显得古朴、和谐、明快、热烈。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京周边的乡村仍流行“十番锣鼓”。尤其是到了农历三月三,旧俗里江宁麒麟东流镇(现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东流社区)有郗祺庙会,“十番锣鼓”是社火中重头戏,也是祭拜的仪式。 “礼失而求诸野”,至今在中国的乡村还有很多非遗项目保存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可以让我们在书本与现实中寻找历史的共鸣。 《红楼梦》的可贵处之一是保留了大量的民俗记载。 当然,更多人看《红楼梦》是因为即便看不懂反面,正面故事也确实好看。但我还是期待有更多人真正读懂《红楼梦》,方不辜负了作者的呕心沥血。在那样疯狂的文字狱打压下,作者凭借超级智商留下了线索,将不能说的历史融入一场贵族生活的梦碎故事,使得此书可以先活下来,期待日后读者能做解语人。这些线索大量留存于脂评中。所以,若想看懂《红楼梦》,必要看脂评。#文化 #红楼梦解读 #朗诵 #民俗文化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