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6: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宇宙大爆炸,无尽的缘起 浩瀚宇宙中,最恒久的缘起,是一束来自138亿年前的创世余光。 宇宙始于一个密度与温度趋近无穷的“奇点”。最初瞬间,一场指数级暴胀将时空结构撕裂、放大,为今日宇宙奠定宏大的骨架。暴胀结束,能量转化为物质与辐射,形成极度高温、致密的原始“粒子汤”: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随着温度与密度下降,源自夸克的质子与中子结合为稳定原子核。这些最原始的材料碰撞、熔合,铸成宇宙最初的元素:氢与氦,成为了所有恒星与生命的基石。直至38万年后,宇宙温度降至临界,电子与原子核终于结合为中性原子。光子得以自由传播,宇宙从此透明。这,便是第一缕挣脱束缚的创世之光,也是无尽缘起的真正起点。自此,宇宙告别性空。引力聚集星云,孕育恒星;恒星死亡,又孕育地球与生命。直至人类出现,意识觉醒。这无穷无尽的缘起,最终造就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然而,在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尺度下,我们仍身处爆炸的核心。人类存续的500万年,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丝涟漪。任何一次随机的量子涨落,都可能触发伪真空衰变,令人类乃至宇宙瞬间归无,一切重返性空。也许,正是这无穷的变幻,驱使着我们既勇敢向外,探索深空中无尽的缘起;也从容向内,觉察内心那本自具足的平静。#探索宇宙 #顶级视觉盛宴 #宇宙大爆炸 #缘起性空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66661月前
天我们来聊宇宙大爆炸。这是一个硬核但是又很浪漫的话题。要想聊这个话题,我们得先回到1610年的欧洲。当时的欧洲有一个叫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家,那个帝国的皇帝叫鲁道夫二世,他的御用占星师非常有名,大家肯定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开普勒。 那个时候开普勒就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一个小孩子经常会问,但是却不那么容易解释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暗的?如果大家的水平跟我一样,肯定会说,那这是地球自转。到了晚上,太阳去了地球的背面,那我的夜空不就是黑色的吗?但是天文学家思考问题不会这么简单,所以这个问题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一直到200年以后,有一个叫做奥伯斯的业余天文家,他提出了奥伯斯佯谬。所谓的佯缪,这是指一个理论命题,根据推断,却得到了一个跟事实不符合的结论。 比如说大家都听过双生子佯谬,就是说假设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坐上一艘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去星际航行了,弟弟就留在地球上,等到哥哥玩开心了回来以后,他会比弟弟更加年轻。这个结果,就是靠狭义相对论推测出来的。 我们再说回奥伯斯佯缪,他的命题是这样的:假设宇宙是无限的,静态的并且在大尺度上均匀分布,就是说不存在很多星系挤在宇宙的左边,而宇宙的右边是一团真空。并且由于这个宇宙是无限的,它由无数恒星组成,那么从地球发射的任何光线,都必须到达恒星表面,所以夜空应该被完全照亮,而且是非常的明亮。 简单一点说,我们的夜空应该是长成这个样子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的夜空就是黑暗的,而且99%的夜空除了大团大团的黑色,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所以关于宇宙的三个假设,静态的、均匀的、无限的,其中必定有一个是错的。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宇宙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无限的,但这个就要归功于三个人。首先就是提出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然后是天文学家哈勃,还有另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人叫亚历山大·弗里德曼。 1917年的时候爱因斯坦就发现如果根据自己的广义相对论,宇宙要么在收缩,要么在膨胀(猫叫)。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包括爱因斯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在他的方程里面引入了一个宇宙常数来修正广义相对论的问题。 然而只过了5年,弗里德曼就用宇宙膨胀理论修正了爱因斯坦的这个错误。后来又过了7年,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证明了宇宙的确是在不断膨胀的。 这里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红移现象,因为光是一种波,当一个光源比方说某颗恒星,当它远离我们的时候
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7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2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