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89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28
最近有点浮躁。朋友送我一句话“你眼中的自己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这句话出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 我表示听不懂。 朋友帮我注解:你眼中的别人,是你内心投射的影子,是你的深层自我的外显,所以你眼中的别人是你。真正的高人,都是通过过别人来觉察自己的。 【你眼中的自己不是你】 自己看自己的眼光是局限的,所以我眼中的自己,大概率是我想展现给世界的样子,是我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 多数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超过平均水平的,这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服务偏见”。自己看自己,总是无意识地多次美化,戴上人格魅力的面具,认为自己最独特、正直、善良…… 比如你有两面以上的镜子,你根本不可能准确知道自己到底长什么模样。所以单靠自己不可能完全认清自己。 【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 别人眼中的我,是他们认为的我,反映的是他内心投射出来的他自己。 所以,在不同的人眼中,我会有着不同的缺点和优点。 但那都不是真实的我,而是他人自己的喜恶。 我们身上的某些特质,有的人喜欢,所以在他们眼里是优点; 有的人讨厌,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是缺点。 因此,别人对我的看法,只是他自己的个人投射而已,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他人怎么看我,跟我关系不大。 正如三毛的话:“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遗的你。” 【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投射理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恐惧投射到他人身上。 自己是投射源,对方是幕布,我看到的对方的样子,其实是我本来的样子。 所以,我眼中的别人,才是真实的我。 我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 我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如果我觉得我的伴侣对我缺乏关心,可能是我对他也缺乏关心。 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就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 一个觉得别人都贪婪的人,很可能自己才是最贪得无厌的那个。 当然以上是“消极投射”,同样还有“积极投射”。 譬如,若我特别欣赏优雅、温婉的人,很可能那个特质也是我所追求的。佛说:“芸芸众生都是千万个我,是我的千万个面相。未开悟前我度众生,开悟后众生度我。” 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在修内心的那个自己。 每个人到你身边,都是最好的安排,要么收获要么成长,不要因为不喜欢就排斥或逃避。 因为他们都能帮助我更好地认清自己,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抖音看世界 #抖音推广 #随拍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14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6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2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