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等地,人口约2万(2021年数据)。关于德昂族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属于古代**濮人**的后裔,与佤族、布朗族等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德昂族起源的主要观点和历史脉络: --- ### **1. 古代濮人渊源** 德昂族的祖先可追溯至中国西南及中南半岛北部的古老族群——**濮人**(亦称“百濮”)。濮人是商周时期活跃于云贵高原的土著居民,以农耕、制陶和青铜文化著称。汉代以后,濮人逐渐分化为多个支系,其中一部分演变为今天的德昂族、佤族和布朗族。 --- ### **2. 历史文献记载** - **唐代**:德昂族先民被称为“朴子蛮”或“茫蛮”,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地区,以种植水稻和茶叶闻名。 - **元代**:称其为“金齿”或“蒲人”,属云南行省管辖。 - **明清时期**:德昂族被称为“崩龙”(音译,后因民族识别改为“德昂”),多生活在山区,与傣族、景颇族等民族杂居。 --- ### **3. 迁徙与分布** 德昂族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滇西及缅甸北部,因战争、民族压迫和生计需求,逐渐从平坝迁入山区。例如: - **清代**:部分德昂人因反抗傣族土司统治失败,迁至缅甸(今缅甸的“帕朗”族与德昂族同源)。 - **现代分布**:中国德昂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州的三台山、勐戛等地,缅甸境内也有约30万德昂族(称“Palaung”)。 --- ### **4. 文化特征与认同** 德昂族保留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印证其古老渊源: -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与佤语、布朗语相近。 - **农耕**:擅长梯田种植,尤以茶叶栽培著称(德昂族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 **宗教信仰**: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保留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 **服饰**:妇女传统服饰以彩色条纹筒裙和银饰为特色,象征对自然的敬畏。 --- ### **5. 民族识别与定名** - 1950年代,中国进行民族识别时,根据本民族意愿和语言文化特征,将“崩龙”更名为“德昂”(意为“山崖”或“勇敢者”)。 - 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德昂族”为单一民族。 --- ### **学术争议与补充** - **与哀牢国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德昂族先民可能与古哀牢国(东汉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麻栗坡烈士陵园第二台安葬55名英雄普| (47): 候玉荣 烈士—云南省富源县人,1960年1月份出生、高小文化、汉族,1978年3月份参军入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14军42师126团某部副班长,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1979年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回撤以后(2月17日--3月16日),狡猾的越军再次非法入侵我国扣林山地区,给我方边境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 1981年初,为保护边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我昆明军区14军42师奉命向扣林山地区开进执行作战任务。 5月7日,战斗打响以后,候玉荣同志带领本班战士迅速向非法盘踞在扣林山主峰的越军发起了攻击,战斗异常惨烈,候玉荣同志带领战士们拼死向越军射击,并先后消灭多名负隅顽抗的越军并占领由越军侵占的多个高地,但是在进攻到主峰不远的地方时,越军也向我方战士们展开了疯狂的反扑,数名战士身负重伤当场牺牲,候玉荣同志眼看着战友们先后倒了下去,他怒目圆睁,用手中的冲锋枪奋力向越军拼命射击、、不幸的是候玉荣同志被越军的高射机枪子弹击中了身体要害部位也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1周岁🙏🇨🇳。 战后,候玉荣同志被昆明军区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战功功臣”🇨🇳。 候玉荣烈士的骨灰安葬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坡烈士陵园第二台46号墓”#对越自卫反击战英烈永垂不朽 #抖音小助手传递正能量 #原创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