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5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7
00:00 / 06: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劳动者也被划归于商品出售给资本家,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将货币转化形成资本。今天马原课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劳动力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作为一种商品被出售出去的,所谓的劳动者,实际上它的本质依然是拥有了部分自由生活能力的奴隶,这期间就经历了奴隶制社会奴隶的人身完全被限制,到封建主义社会每个人拥有一部分自己的土地与资产同时遭受君主的剥削压迫,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拥有了人身自由,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资产依然是依附于资本家给的钱而存在这样一种的身份转变。 从整体上看,人格的关系在不断不断的偏向于自由和平等。当然,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宣传虚假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本质还是建立在让大部分人失去资产而去存在的,也就是所谓的“人身自由却两手空空”。 这其实也就能说明白,为什么劳动力会成为商品了,接受老板雇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出售自己劳动力的过程,因为你自己实际上是一无所有的,定价权依然在老板身上。资本家将相关的劳动者招到公司以后,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一部分钱用于提供劳动者必须的生存用品,另一部分则作为资本家私人的资本累计起来,资本家会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出的剩余价值并以此扩大自己的资本份额。我们说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它的商品类型跟其他的商品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作为劳动力是有自我增值能力的,(其实这方面我也可以拓展一下,老师上课没有讲的,我自己思考的内容放在后文。)而其他的劳动资料只是将价值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并不会带来资本的增加。这也就是资本家从根本上要雇佣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原因,因为能够创造出来更多的资本。 人类劳动力这种自然增值的属性,一方面我觉得是由于人类作为一个生物具有的矛盾运动所导致的,但是从商品本身来说,人类当它具有自我生存能力,自然赋予它的工作能力,这部分成本是不会被算在资本的消耗之内的,包括你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生病什么状况,资本也不会给你付费的,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就是资本进一步扩张的一个基础,只要招到了劳动力,资本就会扩大膨胀,资本家就会压榨普通劳动者进行一个资本的扩张,从而由小变大,将资本家本身的资产越滚越多。
00:00 / 5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资本论》 第二十三节:资本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4.1 资本循环的基本概念 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资本再生产过程分为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三个阶段,形成动态循环。这一过程体现了资本如何通过价值增殖推动生产的持续性。 4.2 三个循环公式的解释 1. 公式 (I):G—W…P…W'—G' - 描述了资本从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再到价值形式,最后回到商品形式的循环过程。具体表现为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价值形式,最后通过销售形成商品形式,完成循环。 2. 公式 (II):P…Ck…P - 体现资本在价值形式和生产资本形式之间的循环。价值形式执行职能,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生产过程,实现资本的再生产。 3. 公式 (III):Ck…P(W') - 描述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价值形式,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形式的循环过程。生产资本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价值,价值通过销售转化为商品资本,完成循环。 4.3 循环的中断与连续性 1. 中断: - 资本循环可能因部分资本形式无法转换而中断。例如,货币资本无法转化为生产资本时,可能导致循环中断。 2. 连续性: - 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依赖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分工体系。通过分工,资本的不同部分同时处在不同阶段,保证循环的持续进行。 4.4 资产税的简介 资产税是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税种。纳税人分为自然人和法人,分别指个人和依法成立的组织。纳税人是资本再生产活动的实际执行者,理解其循环过程需关注其行为。 4.5 总结 资本的循环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再生产过程。通过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转换,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和生产的持续。尽管存在循环中断,但分工体系保证了循环的连续性。纳税人作为执行者,是理解资本循环的重要环节。#马克思 #资本论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