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70年代的作文 (散文节选 原创 户县苦果 制作Al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是秦岭深山一个小学生。因为家境贫寒,穿得破破烂烂,在同学面前,始终沉默寡言。但有一件事,充分发挥我的“天赋”。之所以给“天赋”两个字加上引号,其实是含有百分之九十九水分的“天赋”。剩下了百分之一的干货,这个百分之一,应该算我的勤奋。那么,到底这个水货天赋是啥?听我慢慢道来。 如前文所说,我生长在秦岭深山,特殊的地域环境,导致信息闭塞。唯一知晓外面世界的是一部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里面每天早间播送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如果留心,如果感兴趣,国内外大事尽入耳中,了然于胸。新闻听的时间长了,就学会了一种本领。这就是写作文的本领。简单易学,不用老师指导,几乎是无师自通。贼管用。不妨列举于后。当然要以写作文做具体事例。 以作文《记一件好人好事》为例。开头用一组介词结构的排比句,例如“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共产主义旗帜的感召下”;“在社会主义金光大道的引领下”;“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全国形势一派大好。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学校发生了一件好人好事。下面转承下文,具体写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 生在偏僻的山沟,很少走出家门,去的最多的地方,恐怕只有外婆家。要在短期内,写一篇作文,其难度无异于海底捞针。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就是《记一件好人好事》,规定三天后完成。因为平时缺乏观察,读的课外书太少,要想三天内完成作文,等同于闭门造车。好在那个时候的作文开头基本都是程式化,如前文所说,基本就是一组介词结构的排比句的堆砌。这个对常听广播,记忆力较好的我来说,只不过是牛刀小试,关键是中间部分的重头戏。经过两天的苦思冥想,到第三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忽然茅塞顿开。何不从我上学写起。于是我写道:清早,我穿上一件草绿色军便装,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扎一条红色武装带,背上草绿色的塑料布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这里有必要情况说明,军便装是舅舅换下来的,经过母亲的改造,为我所用,武装带也是舅舅从商店里购买的。那时候,穿军便装,几乎是所有男女共同的喜好。接着写,在路上过了多少条河,从一道河,写到五道河,又写过了多少道沟,从头道沟写到二道沟,再到三道沟。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