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真的有人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吗……中戏老师选人倾向 “我究竟哪里有不足?” “上岸的人到底有什么特点?” “我觉得我发挥得挺好的啊?” Stop!!! 别再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了。反复纠结这些问题,并不会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不如冷静下来,我们一起理性分析——中戏表演的选拔标准,到底是什么? 1. 形象:辨识度比“完美”更重要 中戏选人,不是单纯看脸,而是看重你是否具备独特的辨识度。演员需要一张能被观众记住的脸,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标准美”。你的气质、眼神、甚至微小的表情习惯,都可能成为你的优势。 2. 性格特质:鲜明比“讨喜”更重要 考场上的你,是否足够真实?考官更想看到鲜明的个性,而不是刻意迎合的“表演式乖巧”。自信、真诚、松弛,甚至略带棱角的特质,往往比“完美学生”的形象更打动人。 3. 表达:思维比技巧更重要 普通话标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维逻辑和即兴表达能力。能否清晰、有层次地表达观点?能否在即兴考题中快速组织语言?这些才是考官关注的核心。 4. 感受力与表现力:潜力比成熟度更重要(尤其本科生) 本科选拔更看重你的可塑性——是否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表现欲望?哪怕技巧青涩,但如果你能真实地传递情绪,展现出培养潜质,就有机会脱颖而出。 5. 表演经验: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尤其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更注重专业能力,你的舞台经验、角色理解深度、甚至对行业的认知,都可能成为关键加分项。如果缺乏实战经历,仅靠“感觉不错”是很难通过筛选的。 最后想说: 中戏的选拔没有绝对公式,但一定有规律可循。与其焦虑“为什么不是我”,不如对照这些方向,找到自己的长板与短板。如果真心热爱表演,就持续打磨自己——考场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如果你有具体问题,欢迎留言交流,我会尽力解答。)#中戏 #中戏表演系 #中戏表演系考研 #中戏考研 #中戏考研复试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