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0
00:00 / 0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5
00:00 / 09: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5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
00:00 / 1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3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4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9
00:00 / 1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09: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7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史记--屈原列传》第三部分,着重还原了屈原和渔父在江边的对话。 这超越两千年的经典对话,展现了屈原和渔父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屈原的人生态度:坚守信念,宁死不屈,忠诚正直、高洁自守。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信仰而遭到陷害,最终被流放至汨罗江畔。面对人生的巨大挫折,屈原并没有选择妥协或逃避,而是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信念。他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追求,使他甘愿承受孤独和痛苦。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他视死如归,宁愿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种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意志,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英名。然而,屈原的坚守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深知自己的坚持可能无法改变现实,但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这种悲壮的选择让人深感敬佩,同时也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而渔父的人生态度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与屈原形成鲜明对比。渔父是一个豁达开朗、与世无争的人。他并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和地位,只愿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当屈原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时,渔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同情或愤怒,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渔父认为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起有落、有曲有直。与其去抗争和改变这些无法掌控的因素,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劝慰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话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灵活应对。渔父的人生态度虽然看似消极避世,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他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如何以一种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两种人生态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各有千秋、各具魅力。屈原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理想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而渔父的超脱则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宁静。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效仿屈原或渔父的生活方式,但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到宝贵的启示和力量。我们可以学习屈原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要学会像渔夫一样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 #成长之路 #读史记长智慧 #每天进步百分之一 #传统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
00:00 / 1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屈原列传 #司马迁 #诗词朗读
00:00 / 1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