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边城让我放慢脚步 四两旅途 生而如棋局,无解还解即为赢。 为人如棋子,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所以落子无悔,各去演绎。 一一题记 自驾从凤凰一路西行,便又到了距离花垣二三十公里一座小镇一一边城!也就是沈从文小说《边城》故事源起之地,也即茶峒古镇。 在这里,把脚步放慢下来,你可以尽情品味《边城》里的人间烟火。 酉水自云贵高原蜿蜒而来,在湘、渝、黔交界处缱绻盘桓,温柔托起茶峒这座宛如水墨画卷的古镇。当我的双脚踏上湿润的青石板码头,《边城》里那些灵动的山水仿佛挣脱泛黄纸页的束缚,鲜活地铺展在眼前——临江而立的吊脚楼,倒影在江心摇曳生姿;古老的拉拉渡,铁索在江风中低吟浅唱,空气中似有若无地漂浮着翠翠清脆的歌声与老船夫悠长的渡船谣。 穿过镌刻着“边城”二字的古朴牌坊,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沈从文笔下“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山坡上,雕花窗棂间悬挂的腊肉与门前红彤彤的酸萝卜片,将悠悠岁月腌制得愈发醇香。 漫步古街,每一块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青石板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从文旅居的吊脚楼”,绘有白塔与渡船的漆扇在桐油的光泽中流转着边城的韵味;临江的露台上,一杯名为“四两旅途”送翠翠的特调饮品,便能让人悠然坐看云卷云舒,静享时光的馈赠。 最引人驻足的当属古码头边的拉拉渡。铁索横跨澄澈如镜的清水江,船工紧握木杆,沿着钢缆缓缓滑行,只需两元钱,便可完成一次跨越省份的奇妙时空之旅。当渡船划破平静的水面,对岸重庆洪安古镇的吊脚楼渐渐清晰,恍惚间,仿佛看见翠翠就站在船头,辫梢上鲜艳的红头绳在江风中轻轻飞扬。 暮色渐浓时,登上江心的翠翠岛,仿佛一头扎进了小说的核心场景。洁白的石塔在晚霞的映衬下静默伫立,翠翠的雕塑手持缆绳,目光越过三省交界的浩渺水面,投向沈从文笔下那无尽的等待。深刻感受“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的怅然若失。 在茶峒,连味蕾都能深刻体验“一脚踏三省”的奇妙。洪安腌菜鱼汇聚了湖南稻田鱼的鲜嫩、贵州豆腐的醇厚、川渝腌菜的酸爽,多种风味在锅中交融,酸辣鲜香的层次在舌尖依次绽放;米豆腐淋上湘西红油,搭配贵州折耳根,再撒上一把重庆花椒,五元一碗,便能尝遍三省特色。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0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8: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60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9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5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7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9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