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8: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藏在南京的"民间故宫",一脚踏进千年岁月 走进周园的四合院时,蝉鸣忽然就轻了。青灰色的瓦当在阳光下泛着柔光,飞檐翘角裁着流云,恍惚间以为闯进了哪部古装剧的片场,伸手一摸,雕梁上的牡丹却带着真实的温度。 这处院子藏着太多时光的密码。推开厚重的木门,门轴转动的声响像一声悠长的叹息,仿佛在说这里的故事得从明清讲起。正厅的匾额是旧物,笔锋里藏着江南文人的风骨,据说当年曾悬在苏州某座老宅的正堂,几经辗转才落户于此。抬头看梁上的彩绘,《八仙过海》的纹样历经百年依然鲜亮,画师特意将汉钟离的扇子画得半开,似有清风从画里淌出来,拂过游人的脸颊。 厢房里的陈设藏着更多巧思。一张酸枝木的八仙桌,桌面的纹路像极了山水图,细看才发现是自然形成的"鬼脸"纹理,老匠人说这样的木料要在深山里长够百年才得一见。墙角的博古架更有意思,上层摆着明代的青花瓷,瓶身上的缠枝莲纹缠缠绕绕,绕出了江南的温婉;下层却立着一尊北魏的石雕佛像,线条硬朗如北方的山,一柔一刚,倒像把南北的岁月都锁进了这方寸之间。 院子里的每块砖都有来头。铺地的青石板带着深浅不一的凹痕,那是几代人踩出的包浆,其中几块还能看到模糊的刻字,据说是当年工匠的记号。天井中央的石雕鱼缸最是显眼,缸壁上雕着"鲤鱼跃龙门",鱼鳍的纹路细得能数清,匠人特意在鱼尾处留了个小缺口,老辈人说这是"留有余地"的讲究,日子再红火也得存几分谦逊。 最动人的是午后的光影。阳光穿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花影,像谁撒了一把碎金。有老人坐在石阶上哼着评弹,吴侬软语混着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让人忘了今夕是何年。这时才懂,周园的四合院哪是一座院子,分明是把散落在江南的时光碎片,一块块捡起来,拼出了一幅活的历史画卷。 离开时再看那扇木门,忽然觉得它像一本摊开的书,每一道木纹都是一行文字,写着那些被小心收藏的岁月。若你也爱这人间烟火里的历史味,不妨来这里坐坐,让青砖灰瓦告诉你,什么叫岁月静好。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7: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