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5
不同的人生轨迹 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里,导演花了60余年跟拍14个孩子,从童年到老年,每隔七年记录下他们的成长轨迹。 通过记录发现,那些从小缺乏父母关爱、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长大后都变得不相信世界、失去梦想,生活一片迷茫; 而那些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长大,成年后普遍拥有远大的理想和不凡的见识,最终都能幸福过完一生。 有句话说的很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镜头,记录下十四段真实人生,也映照出一个再朴素不过却总被遗忘的真理——父母亲手构筑的家庭,是孩子整个世界的基石。 镜头冷酷地揭示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 一边,是那些幼时便缺失陪伴、在教育的荒原上摸索成长的孩子。他们眼中过早地蒙上怀疑与不安的阴翳,仿佛世界是一堵冰冷的高墙。成年后,他们大多在迷茫中辗转,梦想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人生的航船始终找不到可靠的坐标。 另一边,是在爱与陪伴中滋养、于良好家教里成长的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他们构筑了看世界的“高台”。他们内心充盈,视野开阔,即便遭遇风浪,也始终怀揣理想,笃定地驶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这并非命运的刻意编排,而是家庭教育的必然结果。童年时父母倾注的陪伴与关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我值得被爱、世界值得信任”的坚实内核。 这份源自心底的安全感,是他们未来闯荡世界时,身后永不熄灭的灯火。 所谓“不凡的见识”与“远大的理想”,也从来不是凭空而来。 它源于餐桌上平等的交流,源于挫折时理性的分析,源于周末博物馆里的共同驻足,源于无数个夜晚的亲子共读。这些看似微小的家庭仪式,日复一日地编织着孩子的精神世界,塑造着他们的格局与眼界。 正如纪录片所印证,孩子的未来,就藏在每一个“此刻”——藏在你放下手机专注倾听的瞬间,藏在你处理情绪时的冷静克制,藏在你面对困境时展现的乐观与坚韧里。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确实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最无法委托给他人的事业。 它不要求你拥有万卷藏书,但需要你捧起一本绘本的耐心;不要求你洞悉宇宙万物,但需要你回答“为什么”时的真诚。 我们或许无法赠予孩子一个绝对完美的世界,但完全可以通过高质量的陪伴、以身作则的示范和稳定温暖的家庭氛围,赋予他们解读世界、创造幸福的底层能力。 这,便是《人生七年》用六十年时光,为我们写下的最深刻的启示。 #父母课堂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父母学校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