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4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8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1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4: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大淮北.水饺哥 寻古探秘 名人故居系列 刘开渠纪念馆 1995年清明节这一天,位于安徽省淮北市风景如画的相山公园里的“刘开渠纪念馆”落成开馆,纪念馆后院是刘开渠先生的陵园,大师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墓碑正面刻着“人民艺术家、雕塑宗师刘开渠之墓”,背面则是赵朴初先生的悼词《散余霞》:曾闻谈艺何飞动,绝不轻传统,道山西还有老成,要好生留种。丰碑千古高耸,革命英雄颂,今观此,最后庄严,难禁悲泪涌。 青年时期,刘开渠先生远赴法国学习雕塑,学成归国后遇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对他说:“过去中国的雕塑只做菩萨,现在该轮到做人了。”这句话不仅成为中国现代雕塑史的箴言,也成了刘开渠先生一生创作的方向。 刘开渠主张“内容决定形式,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的创作思想,雕塑应该为现实生活服务,并致力于为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立碑。 刘开渠先生创作的《王铭章骑马像》,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制作这样一尊雕像需要用到4000多斤黄铜,刘开渠和工人师傅们在日军飞机的轮番轰炸下,数次往返于防空洞和工作场地。铜像揭幕当天万人空巷,人们仿佛看到了王铭章上将骑着战马冲向抗日前线......安徽省雕塑协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程连昆说: 刘先生不仅是一个艺术家、雕塑家,同时也是个革命家,他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我们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中,刘开渠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冒着枪林弹雨顺利渡江的磅礴气势,又表现了工农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热烈场面,成为中国雕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