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参数与常数、方程未知数、不等式未知数、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一、参数与常数的区别和联系。 1、常数是个确定的数。实数或虚数(复数)。其值是整个程序生命周期中始终不变。常数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在数学物理上,常数项是指多项式中每单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常数项是具体数值,比如圆周率丌和自然数e,虽然形式类似字母,即是具体数值。 2、参数是函数或方法调用时传递的值,向函数或方法传递数据。参数在函数或方法声明时指定其名称和类型。参数值在函数或方法的执行中可以被修改,但不会影响到程序其他部分的数据。参数可以是数字、文体、逻辑值、数组、错误值或单元格引用,也可以是常量、公式或其他函数。 (1)在方程中,参数描述变量(未知数)的关系; (2)在函数中,参数确定函数的范围或界限; (3)在几何中,参数表示几何变量的变化。 比如:1)圆的参数方程为x=a+rcosθ,y=b+rsinθ,其中(a,b)为圆心坐标。r为圆半径,圆心角(圆弧度)θ为参数。2)椭圆参数方程为:x=acosθ,y=bsinθ,其中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θ为参数。3)直线参数方程为:x=x₁+tcosa,y=y₁+tsina,其中(x₁,y₁)和a表示直线经过的点和倾斜角,t为参数。 二、参数与方程未知的区别与联系。 1、参数是在数学模型的常数或固定值。描述特定情境或问题。在问题设定阶段已经给定,且计算过程中不会改变。参数在数学公式中表示一些固定属性或条件,在不同问题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值。比如在线性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a、常数b可视为参数,表示斜率和截距。 2、方程未知数是在方程中需要解出的量,在问题中要找到的值。 3、参数与方程未知数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在解决问题相互关联。参数的取值是固定,但可能会根据题意在一个范围内变化。而方程未知数通过解题确定其值,参数与未知数在数学表达式方程相互影响。若参数取值变化,则方程未知数解值也变化。 4、参数方程是一种特殊的方程。其中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都是参数t的函数。如x=f(t),y=g(t)。这种形式在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非常有用。因为参数t通常代表时间或其他物理的变量。通过给定的参数值,可以确定曲线上唯一对应的点。 6、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可以相互转化,用消元法去参数
00:00 / 06: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必备知识与软件操作 1、Mplus界面、语法结构、常用命令、默认设置与常见错误 2、数据导入与前期处理 3、从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入手,讲述Mplus的基本应用过程。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EFA)、验证性因素分析原理与Mplus实现 1、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意义; 2、探索性因素分析的Mplus实现; 3、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实际应用; 4、验证性因素分析CFA原理 5、CFA模型的Mplus实现; 6、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应用进阶 1、测量等值与多组CFA模型 2、高阶CFA模型; 3、基于SEM的信度(α信度、组合信度、单个指标信度等)检验 4、多质多法(MTMM)模型简介与应用; 5、双因子模型(Bifactor)模型简介与应用。 6、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与探索性双因素模型(bi-ESEM)简介与应用 四、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模型与调节模型 1、路径分析语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2、中介效应原理、并行中介与链式中介; 3、调节效应原理与分析方法; 4、调节效应分析的基本方法(two-way ANOVA、分组回归、阶层回归);5、潜调节变量模型的主要检验方法; 6、有调节的中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与应用。 五、多水平模型(Multilevel Modeling)与潜在增长模型(LGCM)的分析与应用 1、多水平模型简介; 2、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应用与分析; 3、多水平中介效应分析; 4、潜在增长模型(LGCM)简介; 5、潜在增长模型(LGCM)应用; 6、潜在增长模型(LGCM)的多样本比较 六、潜在类别/潜在剖面分析(LCA/LPA/LTA)的分析与应用 1、潜在类别/剖面分析简介; 2、潜在类别/剖面分析的应用; 3、潜在类别转变模型(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LTA)简介 七、 R软件入门及网络分析 1、R软件入门; 2、网络分析简介及基本应用; 3、纵向网络分析的应用 八、AI辅助完成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1、文献综述 2、数据分析 3、论文写作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终于把spss分析弄明白了啊啊啊 变量描述性分析:在回归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参 与分析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这包 括计算各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离群值等。变量的 描述性分析有助于了解变量的分布情况、集中趋势和 变异程度 相关性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通常需要进行 相关性分析来评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 性分析的目的是探索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 向。常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 尔曼相关系数等。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判断哪些自 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的 正负向关系 回归结果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后,需要对回归结 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回归结果包括回归系数、拟合优 度指标(如R方和调整R方),假设检验结果等。回归 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拟合优 度指标评估回归模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假设检验用 于判断回归系数是否显著不等于零。通过回归结果分 析,可以确定自变量的影响程度、显著性,以及整体 模型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 个逻辑上,变量描述性分析提供了参与回归分析的变 量特征和分布信息,相关性分析帮助选择影响因变量 的自变量,而回归结果分析则对回归模型进行解释和 验证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