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88
00:00 / 2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学宗教的人都很迷信的,讲有魔啊!有鬼啊!什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得像真的一样。 实际上魔在哪里?魔都在你心中,是自己捣鬼。所以说起心动念就叫做天魔,如你硬压下念头,不起心动念就是阴魔。或起不起,有时有念有时又好像无念,就是烦恼魔。 什么是或起不起?就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清代有个文人蒋坦,有天听见雨打芭蕉,心绪凄迷,就在花园的芭蕉叶上写了一个句子:“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有位小姐看到了,就接着写:“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其实,人生境界不管出家的在家的,都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所以一切都是自造的。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头上被观世音戴了个金箍,最怕唐僧念紧箍咒,一念咒孙悟空就头痛,只好听话了。 最后到了西天,唐僧也取了经了,孙悟空一想,头上的金箍还没取下,就跑去找如来佛,请佛帮他取下来。佛就笑了,问他:“猴子,是谁给你戴上这个金箍啊?”孙悟空答:“是观世音啊!”佛要他摸摸自己的头上是否有个金箍,孙悟空一摸,真的,本来就没有戴上。这就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孙悟空因此大悟,猴子就成佛了。   人生这个头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每个人没事还要想个办法,找个圈圈戴到头上,戴上之后,头痛极了,好烦恼啊!然后想尽办法把这圈圈脱掉,还告诉人自己本事多大,能脱下这个圈圈。脱掉了不到三天,头不痛了,人就不舒服了,又来一个圈圈把头套上去。 讲回到降魔,哪里是魔?你以为打坐看到可怕的鬼是魔吗?那些魔都不可怕,就算那个魔要吃你,你给它吃下肚,两手一抠,不就抠了个窟窿出来了吗?孙悟空最惯用这个办法的,被吃下去,一捅就出来了。被鬼弄死了也好嘛!死了找他变鬼跟他打一架。这没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之魔,烦恼魔。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这个很难办。 所以维摩居士说“降魔是道场”,什么是真降魔?就是不动念,“不倾动故”。你不去种芭蕉,当然就不怨芭蕉了嘛!  (摘自:《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