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内容由AI生成视频#烟霞箐竹啭黄莺,雨净空山向晚晴。红木槿,紫萝藤,溪流分草逸闲情。这首小令是一首典型的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抒发闲适逸致的小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幽静恬淡。 诗人选取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意象:“烟霞”、“箐竹”、“黄莺”、“雨”、“空山”、“红木槿”、“紫萝藤”、“溪流”。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清丽、动静相宜的山林晚晴图。色彩感: “烟霞”的朦胧、“箐竹”的翠绿、“黄莺”的明黄、“红木槿”的鲜艳、“紫萝藤”的优雅,形成了丰富而和谐的视觉层次。听觉与动静: “啭黄莺”是清脆的听觉点缀,打破了山间的寂静,更反衬出空山的幽深。“溪流分草”则是轻柔的动态描写,赋予了画面流动的生命力。 这首小令的核心意境在于“空”与“闲”二字。“雨净空山向晚晴”:一个“净”字是诗眼,既写出了雨后山色一尘不染的洁净,也涤荡了读者的心灵。而“空山”并非指荒芜,而是人迹罕至、远离尘嚣的静谧,与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意境一脉相承。 “逸闲情”: 最后一句直接点题,但情感的表达是含蓄而自然的。这种“闲情”并非无所事事的空虚,而是身心完全融入自然之后,一种超脱、安逸、自由的精神状态。是溪流在“分草”,也是诗人的闲逸之情在山水间流淌。 诗人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或复杂的技巧,只是用简练的笔触将眼前的景物如实勾勒出来,却达到了“淡极始知花更艳”的艺术效果。 工整的对仗: “红木槿,紫萝藤”一句,颜色对颜色(红-紫),花名对花名(木槿-萝藤),对仗非常工整,且色彩对比鲜明,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美感,成为全篇的一个亮点。 首句(远景、全景):描绘了烟雾云霞、竹林黄莺的大场景,奠定了全篇清幽的基调。次句(环境氛围):点明时间(向晚)和天气(雨晴),突出了山林的“空”与“净”。 第三句(近景特写):将镜头拉近,聚焦于路边的红紫花丛,色彩瞬间明亮起来。 末句(点题与升华):视线随溪流而动,最终落于“逸闲情”,完成了从客观景物到主观情感的升华,水到渠成。 这首小令,用寥寥数笔便生动地再现了雨后空山的清新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巧妙组合,成功地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俗、纯净幽美的理想境界,并在此中寄寓了自己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它继承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传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对自然美与心灵和谐的不懈追求。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