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可控核聚变,被称为“人造太阳”,它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能否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让我们一起探索这21世纪的能源奇迹! 想象一下,太阳的能量如何在地球上重现?核聚变,正是太阳释放能量的奥秘——氘和氚在极端条件下聚变,释放出巨大能量。如今,人类已迈出关键一步,ITER实验堆实现了“太阳级”能量约束,能量增益惊人,预示着工业级应用的曙光初现。 核聚变,不仅是能源困局的破局者,更是三重革命的引领者。首先,燃料取之不尽,海水中的氘储量惊人,聚变能量远超传统化石燃料,环保效益显著。其次,安全性颠覆传统,高温强磁场下的聚变反应一旦条件不满足即自动终止,核泄漏风险为零。再者,经济成本骤降,随着技术进步,核聚变发电成本有望低于火电,能源价格体系面临重构。 中国,在这场能源革命中领跑全球。从“东方超环”到环流三号,装置性能屡创佳绩,支撑全球最大聚变堆建设。商业化进程加速,BEST堆、星火一号项目等相继推进,核聚变医疗服务纳入医保,间接推动技术研发。新型材料与控制技术突破,为聚变堆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核聚变,正悄然改变世界。能源民主化,偏远地区也能享受电力自给;工业革命2.0,高耗能行业减排增效;太空探索跃迁,聚变动力飞船让星际旅行成为可能。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掌握的那颗“人造太阳”。 当“人造太阳”照亮地球,哪个行业将彻底颠覆?你的脑洞有多大?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让我们一起见证能源自由时代的到来! #十万个什么 #科普 #涨知识 #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人造太阳,通常是指可控核聚变装置,因为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都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所以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原理 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人造太阳就是要创造出能够控制这种核聚变反应的条件,使其稳定持续地输出能量,从而为人类提供清洁、无限的能源。 中国相关装置 • 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06年首次实验成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21年5月28日凌晨,实现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 HL - 2M: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是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其等离子体电流超过250万安培,能实现高 - 密度、高比压、高自举电流运行,为中国核聚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环流三号: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2025年3月28日,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ITER是由30多个国家组成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证明聚变作为一种丰富、安全、无碳的地球能源的可行性。2025年4月,ITER第一个真空室模块被插入托卡马克坑。ITER计划通过将几克氢燃料注入托卡马克室,利用脉冲磁系统使其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再将等离子体温度提升至1.5亿摄氏度,实现原子核融合并释放热能。 意义 人造太阳若研发成功并投入应用,将为人类带来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与现有核电站采用的核裂变发电相比,核聚变发电的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炼,资源储量丰富,且反应产物为氦,对环境无污染,使用安全。#厉害了我的国 #大国科技 #人造太阳 #合肥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85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中国“人造太阳”从跟跑到领跑 所谓"人造太阳",就是可控核聚变技术。简单说,就是把两个氢原子用极大的力量压在一起,让它们融合成一个新原子,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正是太阳燃烧了50亿年的秘密。如果能在地球上实现这个过程,人类就能获得几乎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 那怎么"压"原子呢?我国科学家造了个叫"托卡马克"的装置,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磁力甜甜圈。这个甜甜圈用超强磁场把温度高达上亿度的等离子体牢牢困住,就像用无形的笼子关住一团迷你太阳。 中国有两台明星装置:一台叫"东方超环",是耐力冠军,曾让上亿度的等离子体稳定燃烧了1066秒,创下世界纪录;另一台叫"中国环流器三号",是力量冠军,等离子体电流突破了100万安培,综合性能世界前三。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国家队在攻坚,中国还有十几家民营公司也在造"人造太阳"。有的用高温超导技术让装置更紧凑,有的探索把"磁力甜甜圈"压扁成"磁力苹果核",甚至还有公司研究用强大的脉冲电流瞬间引爆聚变,就像在实验室里制造闪电。 虽然要让"人造太阳"真正点亮千家万户,可能还需要二三十年,但这条赛道已经吸引了上百亿资金涌入。一旦成功,人类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燃料来自海水,不会爆炸,不排放温室气体。这场追逐太阳的征程,中国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之一。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可控核聚变:人类追梦“人造太阳”,无限能源还有多远? 最近科技圈有个大新闻:美国实验室首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能量净增益”!意思是他们让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了启动它所需要的能量(虽然设备本身充电耗能还是很大)。这就像你终于让一块煤烧出来的热量,超过了点燃它用的火柴的热量——这可是人类追求“人造太阳”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1. 什么是核聚变?为啥叫“人造太阳”? 简单说,核聚变就是让两个很轻的原子核(比如氢的同位素)在极端条件下撞在一起,合并成一个稍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会损失一点点质量,但根据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 E=mc² 公式,损失的质量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 太阳的能量就来源于此!它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还有地球大气压的2650亿倍!这种靠巨大引力产生的极端高压高温环境,我们在地球上根本没法复制。 2. 可控核聚变难在哪? 难点就出在“可控”二字上: * 点火难: 要让原子核克服互相排斥的电斥力撞在一起,需要上亿度的超高温!这时原子都变成了一锅滚烫带电的“粒子汤”(等离子体)。 * 容器难: 地球上没有任何实体材料能装下这锅“亿度热汤”,一碰就化了。 * 约束难: 这锅热汤不仅烫,还极其“暴躁”,稍不留神就飞散或爆炸(想想氢弹)。必须想办法把它约束住,让它乖乖地持续反应。 3. 人类怎么“约束”这锅热汤? 主要有两派技术路线: * “磁笼子”派 (磁约束): 用强大的磁场做成无形的笼子,让带电的等离子体沿着磁力线转圈圈,不碰到容器壁。目前最主流的是“托卡马克”装置(像个大甜甜圈),比如法国正在建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也有东方超环(EAST)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项目。 * “激光打靶”派 (惯性约束): 用几百束超级激光同时轰击一个装满核燃料的微小“胶囊”(这次美国突破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让胶囊外壳爆炸,向内剧烈挤压燃料,达到聚变条件。美国这个实验室叫国家点火装置(NIF)。 4. 美国这次突破牛在哪? 他们用“激光打靶”方法,输入了2.05兆焦的能量去点火,结果聚变反应产生了3.15兆焦的能量!输出 > 输入,实现了“科学能量净增益”(Q > 1,达到约1.5)。虽然这能量只够烧开一壶水,设备总耗电也很大,但这首次在真实实验中证明了人类确实能从可控核聚变中“赚到”能量,意义非凡!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