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第220集】#岳阳楼记 #范仲淹#古诗文#家国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经典散文,以岳阳楼景色为引,抒发政治抱负与人生情怀,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篇目。以下为核心内容梳理: 作者与背景 -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 - 写作背景:此文为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滕子京被贬岳州后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借景抒情,暗含对友人的劝慰。 文章结构与核心内容 1. 写景:洞庭湖的两种境界 - 阴雨霏霏时:描绘“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萧瑟景象,引发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愁之情。 - 春和景明时:刻画“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明媚风光,勾起游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悦之感。 2. 抒情:超越个人悲喜的胸怀 - 借两种览物之情的对比,引出“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好坏或个人得失而动摇心志。 - 点明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成为千古名句。 文学特色 - 骈散结合:既有“衔远山,吞长江”的散句气势,也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骈句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层层递进地引出人生哲理,将写景、叙事、议论融为一体。 历史影响 - 文中“先忧后乐”的思想成为中国士大夫的精神标杆,至今仍被视为理想人格的象征。 - 岳阳楼因文而名满天下,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成为文化地标。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