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首发 腾龙16-30mm F2.8 VXD G2 超广角 一支能放进马克杯的超广角镜头,会有人拒绝吗?今天我们来开箱腾龙最新发布的 16-30mm F2.8 G2 镜头(型号 A064),支持索尼E卡口和尼康Z卡口,尤其对Z卡口用户来说,是个难得的选择。 🔍 镜头亮点速览: 覆盖全画幅 16-30mm,适合风光、人文、星空等广角题材 恒定 F2.8 大光圈,弱光环境也能轻松应对 体积小巧,支持通用 67mm 滤镜,携带轻便 对 APS-C 用户相当于 26-45mm 的视角,也非常实用 🛠️ 做工与手感: 腾龙这几年在 G2 系列上的进步有目共睹,这支新镜头延续了与 28-75 G2 和 70-180 G2 同样的防尘防滴结构,手感稳重,对焦环反馈清晰,日常使用非常舒适。 📷 画质实测: 搭配 Sony A9III 实拍,F2.8 全开就能拍出细节丰富、边角锐利的照片。在画质上,甚至在全开光圈下边缘锐度也不输 Sony GM 16-35mm。在 f/5.6 和 f/11 时画质变化不大,说明这支镜头的锐度表现非常稳定。 🌈 色彩 & 镀膜表现: 逆光表现优秀,没有严重炫光或反差污染,色彩干净自然。这次在参加 Sony 澳大利亚创作者聚会时,还拿它与 GM 镜头对比拍摄,效果真的不分上下。 🔧 其他性能表现: 内变焦设计,结构紧凑且防尘防水滴友好 对焦快速准确,拍鸟拍微距也不掉链子 没有发现明显的紫边问题 星芒效果一般,但能看见 畸变控制一般,16mm 有鼓形,超过20mm会有枕形,需要后期校正 ⚠️ 小缺点: 无光学防抖(VC),但索尼机身防抖基本可弥补 畸变控制略逊色,但考虑体积和滤镜通用性,也算取舍合理 📦 搭配建议与售价预估: 与 28-75mm 和 70-180mm 可组成轻量大三元 或与 35-150mm、50-400mm 等组合搭配,形成适合旅行、人文和活动拍摄的多机身方案
00:00 / 08: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4
星空之下,苏醒的纳米比亚|星空|野生动物|沙漠 在世界上天空最纯净的地方之一——纳米比亚,我完成了一段人生最值得的拍摄:长达16小时的超长星空延时。从日落到日出,银河旋转、月落、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南天气辉,甚至难得一见的夜光云全都入镜。这段旅程,是一次视觉与时间的双重震撼。 第一章:星空下的奇迹时刻 我们选择了新月期间进入纳米比亚,只为仰望银河最清晰的时刻。16小时的超长延时记录了夜空的每一次变化。你会看到: 银河在头顶旋转 卫星、ISS划过夜空 星光下的箭袋树静默伫立 这不仅是拍摄,更是一次对时间的沉思。 🐛 第二章:镜头前的小妖怪与非洲生存法则 镜头前突然出现“妖怪”?其实是非洲大蟋蟀和各种地表生物,它们在恶劣环境中求生,什么都能吃,什么都能适应。在这片土地上,不只是人,每个生命都在为了生存,努力奔跑。 🐆 第三章:猎豹、声音与野生世界 在纳米比亚,你可以近距离观察猎豹的行为,发现它们和家猫的行为几乎一模一样。你还会听到奇特的动物叫声——有些频率听起来意外地“熟悉”。 与肯尼亚相比,纳米比亚是真正的“非洲地狱副本”:环境严酷、降水稀少、资源极度有限。却也因此保留了最原始的野性。 ⛺ 第四章:荒野之美,舒适之上 纳米比亚苦吗?一点也不!我们住的是五星级帐篷酒店,内设空调、露天喷泉、热水澡,外看夕阳西下、星空升起。 白天补觉泡澡,晚上拍星星露营,这是体验纳米比亚最好的方式。 🏜️ 第五章:人类的遗迹与时间的沉淀 在沙漠深处,我们探访了百年前的钻石矿鬼城——吕德瑞兹附近的遗址。 建筑被沙子吞没,仿佛时间静止。而箭袋树的生长速度更是慢得惊人——一年只长几毫米。那些几百年伫立不倒的树,是对“等待”最极致的诠释。 🎈 第六章:从热气球上看时空 坐上热气球,俯瞰纳米布沙漠与远古河谷。这里曾经是恐龙活动的区域,如今已是全球最干旱与最潮湿并存的地方。海风带来湿冷,而年均降水却不到10毫米。 🍖 第七章:越野补给站与荒野食堂 你会在某个荒漠公路边,偶遇像《新龙门客栈》一样的越野小店。店里主打德式猪扒,味道相当在线——毕竟纳米比亚很多人是德国后裔。 大城市差不多,准备好预算。 📱 第八章:通讯攻略 推荐大家一落地就买当地流量卡:比如300纳币(约15美元)可用30天,25GB,信号在多数城镇都不错,非常适合旅行使用。#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旅行 #纳米比亚沙漠
00:00 / 2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