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百年沿革陇海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杨楼站。位置于皖北萧县杨楼镇,一座设在陇海线上的小站,驱车到现场车站大门紧闭,而且整个站前广场空无一人冷冷清清,从原候车室建筑上也找不到杨楼站标识,进入口也被封堵。自2005年期间该站便被停止了客降和货运业务,主要为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做清理障碍工作。如今只是协助陇海线上的客货列车维检维修,临停和会让的中间站。 杨楼站的前世今生,历史上追随到1915年,同步于西陇海线建成运营便设立此站,由比利时国家技术指导并建设的二层欧洲风格站房,这儿便是早期站房的位置,也无考证哪年被拆除,但站房基础仍清晰可见,长十二米宽约八米,图片中站房为三间,中间南北通透加东间为候车室,西侧中间相隔为售票窗口,而且室内直通地下防空洞,洞内墙面厚实而坚固,面积约有拾来平方,感觉冬暖夏凉,现仍作为居住这主人地下储藏室。 从建站初期叫“杨篓”站,直到1938年日本侵华徐州沦陷,强行接管又重新修善使用,改名杨楼站,听说八十年代初还在使用,在1985年便搬迁西边距400米左右建造了现在的这个站房,2004年老站房才被拆除,实为可惜。 杨楼站经过风风雨雨一百多年,沧桑变化中失去了繁华,就连站前老街如今没了火车站的依托,店面几乎关门大吉,行人也是了了无几。 #陇海铁路#火车站#杨楼镇#萧县#杨楼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8
百年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看庄站。是一个相对大众不熟知的站点,对外说是火车站,实际是津浦铁路线上的乘降所,位置于济宁市邹城下辖的看庄镇境内,这座不起眼的小站,在1938年日本侵华,枣庄一带沦陷后的1942年,为掠夺资源设的站,解放后仅设立乘降所,直至2001年第四次大提速后,同时新规运行全国联票,2005年电气化工程改造,便在这背景下的2000年以前被撤销,如今这里只是聊城线路巡护所。 笔者在看庄镇顺着铁路几经咨询,终于在通往看庄村的铁路涵洞南侧,找到了当年着庄站遗址,这座石块砌墙是拆除的房屋墙体,现仍作院墙使用,院内的这口老水井下深5米还有水,原来是石块砌的圆型,后来改用了水泥管,院内东南侧这座石块墙平房,经这工作的巡线员介绍,就是当年的候车加售票房,南北型状长约8米两间户型,室内有一间隔墙两门套间,旅客购票正门进侧门出,这点埋入地下半截门型是入站台门,在铁路涵洞旁这位老者介绍,往年看庄站没有货运业务,连个站台也没有,每天也是很少的人上下车,站内只有两名职工,一个人就包揽了卖票剪票,接车发车和秩序业务,这个平台便作剪票入站口了。 看庄镇的历史行政基本上属于峄山和两下店管辖,解放后才算真正独立,从区到乡调整为现在的镇,而且在邹城市最南端,符合于铁路规模较小、位置相对偏远的车站首选撤销的条件。 #津浦铁路#火车站#看庄镇#邹城市#枣庄市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9
百年沿革陇海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阿湖站。位置于连云港市洪庄镇境内,属陇海铁路线上的四等小站,曾经的辉煌人流拥动,从这里乘车远行下车回家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且这里就因站立镇、因站设街,昔日的繁华如今的落魄成了“孤岛”几乎被人们遗忘。 在现场看,候车室在高高土台上,原来入站道被高墙围档,虽然“阿湖镇站”四个大字清晰闪耀,但是整个站场还是冷冷清清,显然失去了当年人流拥动,曾经是苏鲁商贾云集的物流枢纽作用。 沧桑变迁的阿湖镇站,早在1920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与荷兰签定合同,续建东陇海铁路,1921年开始动工,由于国家混乱和资金不足,而是逐步分段从徐州至海州建设,直至1925年阿湖站俊工通车运营,那时陇海线还是单轨只有货运,到1932年利用货列加装客箱混动,从此有了客运。 如今的阿湖站作为一座辅助站,现在的站房1998年原拆原建,2008年取消客运,站场一台四轨,两道正线两道临停待避,货运场内正在清理杂物,时而从这里货物接发。 百年历史的阿湖站,地方人习惯叫鹅湖站,有了站便逐渐有人在此居住,设村设镇设街,有趣的是,该站地理位置属连云港洪庄镇,而站名取源于徐州阿湖镇,这里同样被日本人侵占过,并建了炮楼和防空洞,邮局、饭馆、客找、澡堂、妓院等一应都有,这蓝板堵门就是防空洞,洞里面很深有水进不去,这个老建筑说是当年洗澡堂,早前的洪庄镇税务所医院,以及供销社粮管所都在这里,街道在这一带昔日繁华,如今的落魄到处残墙断壁,满目疮痍,已成了过去的记忆。 #阿湖镇#洪庄镇#车站村#陇海铁路#火车站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1
历史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西寺坡站。位置于晥北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境内,属津浦铁路线上的四等小站,曾经的辉煌人流拥动,从这里乘车远行下车回家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且这里就因站立镇、因站设街,昔日的繁华如今的落魄成了“孤岛”几乎被人们遗忘。 现场看,候车室前被圈了院墙,虽然“西寺坡站”四个大字银光闪耀,但还是冷冷清清,旁边还留存一栋日式建筑,西边还有一处老建筑,好像还有人居住,不过从车站的内部直观的看到,整个车站今年开展“三线”整治工程,实行了统一内外粉刷,改善了环境,西寺坡四块站牌在各自的地点站立着,宣示着该站以然存在。 沧桑变化的西寺坡站距今已有115年历史,早在1908年就随津浦铁路开工建设,1910年竣工并设站,1911年随南津浦通车运营,1912年南北界线的韩庄运河竣工,标志着全面通车。 1942年日本侵华期间,在下行10余公里的大余村增设一龙王庙站,从此大泽一乡有两站为荣,直至1984年行政区划设立芦岭镇便更名芦岭站。 这块花岗岩雕琢的铁路标志,见证了津浦线建设历史,这是1940年拍摄站牌,见证了日本侵华的佐证。 如今的西寺坡站虽然没有客乘业务,但作为辅助站仍然幸运的保留和运营,两台三道,其中两道正线,一道临停和会让以及接车业务。 #津浦铁路#火车站#宿州#埇桥区#大泽乡镇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6
历史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南沙河站。位置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属津浦铁路线上的一座四等小站。我们徐州景探联盟几人一行来到此地,对这百年老站目前现状一探究竟,按照铁路初始设站规律,当地基本都是以站设街、站前建街方式,推动商业繁荣,随着铁路功能变迁,一些小站撤销了乘降业务后,当年人流涌动的站前街,如今是关门大吉,冷冷清清。 这座一百多年的历史老站,几经更迭,没有了当年模样,1908年随着津浦铁路开工建设,1911年竣工,1912年全线贯通并运营,从这日战期1940年所拍摄图片,南沙河站清晰可见,历经战争的摧残和社会发展,德式建筑站房听说八十年代被拆除,这是初期的月台,后来作又为货运站台使用留存至今。 该站1975年以前还是徐州和兖州管辖分界线,2006年才移交兖州段。 2005年第五次大提速便取消了客运,具站务人员介绍,目前南沙河站,依托和围绕这四道线,其中两道正线两道会让和临停开展业务,这座两层楼还是原来货运工区办公楼,南沙河站站牌依然屹立在站台,仿佛在协助站务助理对列车目视的接送。 车站外围几乎找不到车站标志,这条站前街是否还有记忆,在等乘前茂源商行购过物,车站饭店吃过餐。由于铁路业务宿减,人员分流,工区大院大门紧锁,人走楼空,家属宿舍区荒废坍塌,杂草丛生荒草蔓延,危房区域现场也没有围档隔离,这些仅存的老房,可能是童年记忆的起点或是归乡的终点,勾起对往昔的怀念与眷恋。 #津浦铁路#火车站#滕州#南沙河镇#枣庄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9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07: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百年沧桑变化火车站 ‖青山泉站。位置于徐州青山泉镇境内的前贾铁路线上,笔者大年初三冒着雨雪来到现场,正好有一煤列在此经过,凸显出这座小站业务仍然繁忙。据职工介绍,这座有标志的建筑就是当年候车室加票房,在去年为改善车站环境进行了外立面粉刷,以及使所有房屋焕然一新,这座老票房以然保持着它整体结构和原貌,如今只是作为车站派出所办公用房;站房前的候车月台还保持原样,当年从这里乘车远行,进城回乡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还在眼前。这处铁路货运是接车助理和通信传达值班室;这座平房可能是当年徐矿公司联系处,仍然保留着;闲置的维护工区如今人走房空,荒芜凄凉,小水塔和食堂还保持原样。 在追溯到前贾线的历史沿革,于1917年因煤开采外运而建,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有意思的是建好初期,由于外购火车头延期,竟然用牛马牲畜前拉后拖,而在1940年日本侵华为掠夺资源,把启初铁轨1050型号,换成1435标准通用铁轨,从柳泉站并入津浦线,同时也开通了客乘业务,之间由于战争的原因运运停停,到1958年津浦铁路复线双轨,南移前亭站为节点后得以正常,直至1996年运营了56年的客运终止了它的使命。 如今在上海局徐段管理继续它的货列运营。 #贾汪#火车站#青山泉镇#京沪铁路#津浦线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9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