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东台沦陷主要分为两次阶段,: 一、第一次沦陷(1938年3月-7月) 1. 时间与过程: 1938年3月,日军侵占南通后沿通榆公路北上,25日攻占东台城,首次沦陷。 因兵力单薄、遭遇民间抵抗(如唐柳灶农民击毙5名日军),同年7月26日撤离,沦陷时长约5个月。 2. 暴行: - 烧毁民房超2000间,杀害平民80余人,强奸妇女50余人; - 炸毁东台魁星楼、母里师范等建筑; - 实施报复性烧杀(如大水洼一带25个村庄被焚毁)。 二、第二次沦陷(1941年2月-1945年8月) 1. 时间与过程: 1941年2月21日,日军(南浦旅团)与伪军反扑,再次占领东台城,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沦陷时长4年7个月。 此时东台形成**日伪、国民党、中共抗日民主政府“三方政权并存”**的局面。 2. 暴行与影响: - 实施“三光”政策,仅1942年一次扫荡就烧毁民房400余间、杀害33人、强奸妇女286人; - 制造安丰大屠杀(遇害328人)、三仓焚村等惨案,记录在册的平民遇害者达6119人; - 推行奴化教育,建立伪政权,横征暴敛。 三、历史意义 东台沦陷是日军侵略苏北的典型缩影,期间东台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配合新四军粉碎多次“扫荡”,为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反攻奠定了基础。1945年8月31日,东台军民最终收复县城。 东台抗战关键事件时间线(1937-1945): 1937年12月 日军轰炸东台城,毁房屋200余间,平民伤亡数十人,抗战序幕拉开。 1938年3月25日 日军首次侵占东台城,实施烧杀抢掠,东台第一次沦陷。 1938年7月26日 日军因兵力不足+民间抵抗撤离,东台短暂收复。 1940年10月 新四军东进苏北,在东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1年2月21日 日伪军反扑占领东台城,第二次沦陷,开始长达4年多的统治。 1941年夏 日军制造“安丰大屠杀”,杀害平民328人,烧毁房屋超千间。 1942年春 日伪推行“清乡”,东台军民开展游击战,粉碎多次“扫荡”。 1944年10月 新四军发起局部反攻,收复东台县部分乡镇。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日伪仍控制东台城。 1945年8月31日 东台收复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7: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