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4
00:00 / 17: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3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尽心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些百姓迁移到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发生灾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哪一个国君能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人口没有减少,而魏国的人口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打仗来作比喻。战鼓咚咚擂响,兵器刚一接触,就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住脚。跑了五十步的因此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您觉得怎样呢?” 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逃跑了。”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妨碍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斧头按时令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百姓养生送终就没有什么缺憾了。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随时随地标记一下 你一定要记住,真正的神通不在腾云驾雾,而在心镜澄明。当他人在追逐预知未来时,开悟者早已在当下照见因果脉络。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迎不拒,却能将万象映照得清清楚楚。 观人识心从不需要占卜问卦。言为心声,行为心迹,焦虑者指节常颤,狭隘者眉宇紧蹙,每个细微动作都是心念的涟漪。开悟者如老中医望诊,通过气色脉象便知病灶所在——这不是玄妙术法,而是以自身清明映照万象的功夫。 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才是真解脱。情绪来了便看它升起,烦恼生了就观它消逝,如同云朵飘过晴空不留痕迹。这般心境功夫,比任何辟谷飞升都更接近神通本源。你看古井映月,风过波平后依然完整保有月影,这就是无漏心的妙用。 最深的宿命通藏在道德经"天道无亲"四字里。开悟者见人富贵不羡,见人落魄不怜,因为明白此刻果皆是前时因。就像老农看庄稼,春播什么种秋收什么果,哪里需要求神问卜?这份洞明产生的从容,比知晓未来更珍贵。 真正的神通从来不在改变外境,而在修炼这颗心——照见五蕴皆空时,红尘即是道场;度一切苦厄之际,人间便成莲池。当你能看透人心而不点破,经历沧桑而不沉沦,便知所谓神通,不过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性之光。#种草激励计划 #道德经 #人生感悟 #人生哲理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6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