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8
菩提雨1周前
菊花不仅是全球品种最多的花卉(超过3万种),更是中国文化中唯一同时承载“隐士风骨”“长寿吉祥”和“全球影响力”的植物。从陶渊明的篱笆墙到莫奈的油画,从中国的重阳节到欧洲的园艺展,它用3000年时间征服了世界,却依然保持着“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平民气质。菊花的栽培史可追湖至西周,《礼记》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证明它早已融入先民的生活时序。秦汉时期,人们主要将菊花用于酿酒和制药,汉代《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晋代是菊花命运的转折点,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菊花从实用植物升华为精神象征,成为文人隐逸情怀的载体。唐代菊花栽培技术突飞猛进,出现稼接技术培育的复色花,白居易诗中“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印证了白色菊花的诞生。宋代则是菊花的“黄金时代”,刘蒙撰写中国首部《菊谱》,记载了26个品种,开封、临安等地兴起“菊花会”,盆栽技术的成熟让菊花走进寻常百姓家,明清时期,菊花品种爆发式增长,清代《广群芳谱》收录品种达300余个,艺菊专著超过50部。同时,菊花开始全球旅行:8世纪传入日本,17世纪由荷兰商人带入欧洲,19世纪登陆北美。如今全球3万多个菊花品种,绝大多数都含有中国菊花基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被赋予多重人格化寓意。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代表“晚荣”的品格不与百花争春,却在秋霜中独放,象征不趋炎附势的君子操守。屈原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以菊花喻高洁,元稹的“此花开尽更无花”赞其孤傲,而黄巢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则赋予菊花叛逆斗争的豪气。 民俗中,菊花是长寿与吉祥的符号。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源自汉代,菊与“久”谐音,九月初九采菊寓意“菊水上寿”。传统绘画中,菊花与松树组合意为“松菊永存”,与鹌鹑搭配则谐音“九世居安”,寄托对长治久安的期盼。,菊花色彩的不同也承载各异的情感:黄色代表尊贵与淡淡的爱,白色在中国语境中常用于哀悼,而暗红色则象征娇媚。菊花的实用性贯穿古今。作为中药,白菊花和野菊花能疏风散热、平肝明目,杭菊更是清凉剂的原料。古人将干菊装入枕芯以明目清脑,现代研究则证实其抗菌抗肿瘤功效。 #菊花 #拍花成画 #猜猜看 #“夕餐秋菊之落英”里含我名字 #猜猜看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7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9
00:00 / 0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2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