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恋爱心理学分析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 - 首先第一种叫做爱情轰炸,即在关系初期,对方会对你表现出极度的热情,通过大量的示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迅速攻陷你,让你沉沦。而一旦你真正全情投入后,对方就会立刻撤退、冷淡甚至消失。这类人沉迷于追求和征服的过程,通过你的迷恋来确认自我价值,一旦获得你的全部关注,兴趣就会急速下降。比如自恋型人格,擅长用这种手段营造真爱的假象,开始爱得死去活来,之后会断崖式分手。其本质是操控,目的是享受你被牢牢吸引的状态。 - 其次第二种是情感依赖。如果你和一个人在一起时,看不到他就焦虑,他没回消息就情绪崩溃,甚至无法接受短暂分离,这不是因为太爱对方,而是你在需要他,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人能满足你内在的安全感。对方若时刻表现出“我离开你就活不下去”的强烈依附,也不是因为太爱你,而是需要借由你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只要找到情感替代品,这种依赖就会立刻转移。所以,情感依赖从来不是爱的表现,而是一种利用。 - 第三种是创伤性联结。如果你和一个人总是重复“分手 - 和好 - 再分手”的循环,以为是命中注定而死磕,实际上可能是陷入了创伤性联结。这种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在一起时会产生激烈的情感波动,让你一会儿爱一会儿恨,一会儿觉得对方很懂自己,一会儿又觉得被狠狠伤害。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会触发大脑的奖惩机制,让你产生上瘾的感觉。就像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明明互相折磨却分不开,原因是双方的心理创伤被激活,陷入极易成瘾的创伤性联结中。 - 最后第四种是病态迷恋。如果你刚认识一个人没多久就迅速上头,无法自控地幻想美化对方,甚至觉得非他不可,即便你们之间存在异地、巨大年龄差、婚外关系等障碍,反而更想和对方在一起,这不是因为找到真爱,甚至迷恋的根本不是这个人,而是你幻想出来的完美形象。这源于你内心的童年依恋创伤,比如缺爱、被忽视,对方恰好重复了你童年里某个重要养育者的情感模式,你疯狂迷恋他,本质上是潜意识里想通过赢得他的爱来弥补当年的自己。 任何一种让你感受到强烈刺激和快感的,都不是真正爱,而是创伤机制的匹配,就像有毒的东西会让人反复上瘾。真正的爱是平淡的、无事发生的,不会激发你强烈的痛苦,也不需要你大量付出。正如约翰·鲍比在依恋理论中所说:爱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个体可以安心地去探索世界。#恋爱技巧 #亲密关系解读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0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3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