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20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
00:00 / 07: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1
00:00 / 1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78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历史解说#五虎上将之马超蜀汉五虎上将之马超:勇冠三军,功过交织的悲情英雄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汉末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以“西凉锦马超”之名威震华夏。他的一生,是勇武与谋略的交织,是功勋与争议的并存,最终在政治与军事的双重困境中走向悲剧结局。 战场雄姿:勇冠三军的西凉猛将 马超自幼随父征战,少年时便以“健勇”闻名。17岁随父勤王,于盩厔山一枪刺死王方,生擒李蒙,初露锋芒。潼关之战中,他率西凉联军与曹操对峙,八九合击败于禁,二十合速胜张郃,更与“虎痴”许褚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逼得曹操割须弃袍,感叹“马超不死,吾无葬地也”。其骑射技艺与骑兵指挥能力堪称一流,羌胡部落尊其为“神威天将军”,曹操亦称其“兼资文武,雄烈过人”。葭萌关战张飞时,虽未分胜负,但马超的武勇与战术素养仍令蜀汉将士敬畏。 政治困局:从割据诸侯到蜀汉降将 马超的悲剧,始于其政治上的短视与家族悲剧。建安十六年(211年),他联合韩遂等关中诸侯起兵反曹,却因曹操离间计而败走。此后,他割据凉州陇上,却因内部叛乱(如杨阜、姜叙起兵)失去根据地,妻儿被杀,仅以身免。投奔张鲁后,又因张鲁部下猜忌而转投刘备。尽管他以“迫使刘璋投降”之功加速了刘备入川进程,并在汉中之战中策动氐族响应,为蜀汉立下战功,但始终未获刘备完全信任。刘备称帝后,虽拜其为骠骑将军、凉州牧,却仅让其镇守西境,未赋予实权。马超的军事才能,最终因政治上的孤立而难以施展。 性格缺陷:勇猛背后的冷酷与短视 马超的性格,是其悲剧的深层原因。他勇猛善战,却缺乏谋略与政治智慧。起兵反曹时,他全然不顾父亲马腾及宗族三族在邺城为质,导致家族被诛;与韩遂合作时,又因猜忌而与韩遂反目,自毁长城。此外,他性格冷酷,为复仇不惜屠杀敌方族人,甚至波及无辜,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使其在道德层面饱受争议。诸葛亮曾评价他“信着北土,威武并昭”,但亦暗指其缺乏政治忠诚与团队凝聚力。 历史评价:勇武与争议的双重镜像 后世对马超的评价,始终伴随着勇武与争议的双重标签。一方面,他以“五虎上将”之名被后世传颂,其剑术“出手法”流传千古,成为武勇的象征;另一方面,他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如认韩遂为父、不顾家族安危)又使其成为道德批判的对象。唐代追封古代名将时,马超位列其中;宋代《十七史百将传》亦将其列入,但民间评书与戏曲中,他的形象往往被简化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