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3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记录旅游足迹 #泰山玉皇顶 泰山玉皇顶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海拔1545米(国家测绘局最新数据为1532.7米),旧称太平顶或天柱峰,因峰顶建有玉皇庙而得名。作为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巅峰,更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祭祀的核心场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意义。 主要特点: 历史与宗教意义 玉皇顶的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祀玉皇大帝(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殿内匾额“柴望遗风”印证了远古帝王在此燔柴祭天的传统。自秦始皇起至清代,共有13代帝王亲临封禅,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使其成为“君权神授”的象征地 标志性景观 极顶石:标记泰山最高点,刻有“泰山极顶”及海拔高度,1921年南阳王均题写“极顶”二字。 古登封台:历代帝王设坛祭天的遗址,位于极顶石西北侧。 迎旭亭与望河亭:东亭可观赏“旭日东升”,西亭可远眺“黄河金带”的奇景。 自然奇观 玉皇顶是观赏泰山四大奇景(日出、云海、晚霞、黄河金带)的最佳地点。夏季雨后常见“云海玉盘”,云雾缭绕如仙境;冬季则可能遇到雾凇奇观。 建筑与石刻 玉皇庙建筑群包括山门、玉皇殿、东西配殿等,风格古朴庄严。周边摩崖石刻多达1696处,涵盖秦代至当代的书法艺术,如唐玄宗《纪泰山铭》等,被誉为“露天的书法博物馆”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8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说到泰山玉皇顶,很多爬过泰山或者听说过的都知道,然而大多数人认为的是红色建筑物玉皇庙是最高点,其实不然,而是庙内圈起来的几块石头才是真正的泰山极顶。正所谓先有玉皇顶,后有玉皇庙,前者自然形成估计几亿年历史,后者人为所建不过几百年。很多人到了玉皇顶只是拿手机拍一拍泰山极顶1545的标志,殊不知有点买椟还珠的味道,不是吗? 《泰山道里记》云:德星岩北为泰山绝巅,旧称太平顶,俗名玉皇顶。有玉帝观,即古太清宫也。明成化十九年,中使以内帑重建。隆庆六年,万恭撤观于巅北,出巅石而表之。观中有今上额曰“妙运无为”。东侧为迎旭亭,今上额曰“浴日养云”。自南天门至绝巅六里余,登岱者必以此为极焉 绝巅前,台基方广,碣曰“古登封台”。按《汉宫仪》:“秦篆刻石东北百余步,得始皇封所。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园台。台上有坛,谒人多置钱物坛上,亦不扫除。则诏书所谓酢梨酸枣狼籍,散钱处数百,币帛具道。是武帝封禅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为先上跪拜,置梨枣钱于道以求福。坛以南有玉盘玉龟。”即此也。有今上御制《登封台》诗二首,勒飞龙岩绝壁。 观大门外有碑而无字,高一丈五尺五寸,南北面各宽三尺六寸,东西侧各厚二尺四寸,碑上微狭于下,顶似幢盖,而趺为土壅。或曰石表,或曰神主石,或言其下有金书玉简,当是石函。色黄白坚莹,无苔藓,非岳之所有。世传秦皇无字碑。然始皇刻石见于《史记》,二世沼书即刻其上,不应既有刻石,复立此碑。顾炎武辨为汉武帝立。东有巨石,勒今上御制《无字碑》诗。《史记?封禅书》云:“上因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汉石无文字之证,兹碑是也。《后汉书?郊祀志》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注、师古曰:“从山下转石而上也。”是其证矣。《汉宫仪》曰:“石二枚,状博平,园九尺,此坛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时石也。时用五车不能上也,固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今石失其处。《封禅书》又曰:“武帝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有玉牒书。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加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今又有老郭和张铨的碑刻在一旁。#泰山 #泰山会制服每一个嘴硬的人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