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0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0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漫长而曲折才是常态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里的几段文字,时隔几年再读。 我们的国家,在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可物质的丰盈并未消解精神的虚空,经济的繁华也难掩贫富的落差。每个阶层的人,都在这充满希望又矛盾重重的时代里,带着焦虑与受伤感前行。有人选择“润”,可无论身处哪个阶层,即便远走他乡,也难以斩断与这片土地在语言、文化、血脉上的千丝万缕。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让我们在全球语境中无从回避;生于斯长于斯的烙印,更让我们在精神与文化上深深扎根。所以,无论走与留,直面这片土地的真实样貌,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 将当代置于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会惊觉当下的种种竟似曾相识。每一次经济变法、每一个繁华盛世、每一回改朝换代,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前后的印证与逻辑的推导。我们正航行在“历史的三峡”,漫长且曲折,过往的经验与教训,都在无声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行动与抉择。于是我们热衷于从《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里找吏治的影子,从《走向共和》《盐铁论》中寻改革的踪迹,拿王安石、张居正的变法与九十年代 2008年的变革对比,试图在历史的镜像里为当下找到答案。不管历史与现实是否完全重合,我们都该明白,漫长与曲折,本就是时代演进的常态。 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既不能因循守旧,也无法全盘照搬欧美。其难处与迷人之处,就在于要在传统国情与普世规律之间,探寻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那些看似“正确”却未被采用的选择,背后定有我们未知的难处。不必神话西方而妖魔化自身,也不必神话自身而妖魔化西方,二者各有难处,亦各有长处。 当下的局面,无需担忧回到过去,也不必迷信欧美的经验。我们要做的,是在这独特的时代语境里,每个普通人都深耕自己的行业,在自己的领域突破创新,解决行业与公司的实际问题,而非比烂、投机。当每个个体都为行业、为社会贡献哪怕一怕一丝力量,微观的努力汇聚成流,宏观的难题也会随之化解。 这便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机遇。在时代与历史的曲折里,脚踏实地,各尽所能,便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回应。#激荡三十年 #随笔日记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