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0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心思一旦单纯,能量就会聚焦 回想起我人生中最有“心流感”的几个时刻, 都是那种“不管不顾”的状态: -小学那年,突然迷上了一首林俊杰的英文歌。午休时我就回家反复练,也不管会不会走音,不认识的单词就临时查临时学。就这样练了一个小时,竟然就会了,并且一直记忆在现在。现在回头看,好像那就是“喜欢本身就是动力”。 -读书时期的暑假,我也不是把作业放在第一位的,我先看自己喜欢的书。一个暑假刷了十几本小说+文学类+杂书,真的沉浸到会忘了时间。作业最后也补完了。那段时间,我根本没想着“有没有用”“要不要考试”。 就是因为喜欢,就不管不顾地看,心思单纯、能量通透。 -后来工作,接到一个完全不会的整合营销项目。虽然有主管带着,但大部分执行和对接都是我自己做下来的。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后来居然上了热搜第八,还在豆瓣有了爆帖。即便一开始完全不会做。 但我没有先去焦虑“我行不行”,而是直接打开了学习模式。做着做着,方向就越来越清晰,项目也越做越顺。 现在想起来这种状态,好像就是「不管不顾地去做」。 前几天和一个游学团的小伙伴聊天,他十一在合生汇做市集,据说不小心会做到销冠水平,他完全就是不管不顾做的那种类型,也经历过偶尔挂蛋的时候,但多坚持几天其实就好了。 “不管不顾地做”其实不是鲁莽,而是一种能量的简化。 当人有太多顾虑时,脑子里会不断上演小剧场:别人怎么看?万一失败了怎么办?是不是还不够准备?——这些都是内耗。
但如果你能在某个瞬间选择“不管不顾”,其实是把这些复杂的声音都静音掉,只保留最核心的一个念头:我想去做。 1. 聚焦感更强
你的注意力不再被七零八落的担心分散,而是集中在行动本身。就像聚光灯只打在目标上,其他杂音都消失。 2. 能量更纯粹
不需要在心里不停地计算得失,你的动机就会变得单纯,甚至带着一种“孩子气的勇敢”。这种能量会让行动显得轻盈。 3. 减少犹豫的时间成本
内耗的最大问题是拖延。你在想要不要做的时候,别人已经走了三步。当你“不管不顾”,其实是把自己推向当下的行动。 4. 容易进入心流
因为没有过多自我怀疑,你更容易全情投入,把注意力沉浸在创造、解决问题、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如果你也正站在“想做但不敢做”“怕不会”的起点上, 不妨问问自己: 我可不可以,先不管不顾地做一小步? 不完美没关系,先动起来再说。 #不被定义的人生 #心之所往不在终点 #心流 #沉浸式体验 #创业日记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