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3周前
《郑敏怎么看执掌台湾座位》2 “座位代表位置,位置代表座位”“座位承载使命,位置关乎民生”,这两句话此刻想来格外真切。那个能代表台湾发声的“座位”,承载的不仅是台湾人民的托付,更是两岸同胞对台海和平的深切期盼。 可过去,不少角逐这个“座位”的政治人物,似乎都没读懂它的重量。他们竞选时都宣称,执掌台湾绝非为“抢位置”,而是带着对台湾发展的清醒认知主动担当,民众曾为这份魄力与情怀所打动,也愿意把支持投给他们。可一旦就职,却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施政失能,让台湾民众对政治渐渐心生失望。 其实,执掌台湾事务,这个镶嵌在海峡中的岛屿,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座位”。它扛着历史的厚重、藏着现实的复杂、载着未来的期许,端坐其上的人,注定要在压力与破局的博弈中,为台湾寻找治安稳固、经济发展的出路。而读懂台湾、认清根本,正是坐稳这个“座位”的前提——这需要穿透表象,真正触碰到民生与政治的核心,绝非易事。 台湾这一“座位”,从来没有单纯的名利可享,它考验的是担当,检验的是智慧。想要坐稳它、让台湾真正“解压”,就必须正视民众对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化解贫困与发展不均的难题;必须推动政党间形成良性互动,让政治生态回归健康;更重要的是,必须锚定两岸统一的正确方向,认祖归宗,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顺应历史大势,更是回应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唯有如此,这个“座位”才能真正发挥价值,为台湾带来长久的安定与繁荣,让这座宝岛在两岸同胞的携手共进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我常期在快手平台刷到关于两岸话题的内容视频,其中不少台湾网友的发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民进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抱着“台独”分裂野心,长期推行分裂路线,不断制造两岸对立、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作为在潮汕地区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我,课本里并未提及民进党相关内容,我对这个政党的认知,大多是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的,1986年9月28日,“党外”势力在台北圆山饭店召开“全国党外后援会”,会上尤清提出组党时机已成熟,随后众人开始征集新党发起人签名;到了下午,朱高正则提出当天就宣布新党成立,这一主张得到与会者响应,民主进步党也由此正式成立,当晚的记者招待会由费希平主持,尤清、谢长廷担任新党发言人。算下来,1986年成立的民进党,比我还要大上两岁。记忆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汕头虽带着几分排外的生涩,却也在改革开放的浪
00:00 / 1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
00:00 / 08: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0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