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4
1989年,Beyond乐队推出专辑《BEYOND IV》,里面有一首被人遗忘的顶级忧伤佳作《最后的对话》。《最后的对话》由黄贯中作曲演唱,叶世荣填词,1分40秒之后完全是纯音乐,在歌曲开头和2分20秒处有两次再现记忆的处理,尽管声音虚化缥缈,但还是可以隐约听到家驹及三子的声音。这首歌虽然不受关注,但是它的亮点,无法雪藏。曲风营造的氛围是无尽的回忆和悲凉。恋人已经离世,回忆起当初的美好,哑然失笑,感知到当下的孤单,落寞难掩。乐器流露出自然而然的悲戚,没有丝毫违和,听者心甘情愿被两把吉他带入这笑着流泪的场景。《最后的对话》塑造了一种梦境和现实轮番切换的感觉,主人公怀念着深爱的人,似乎想把曾经没有说的话对她讲完,可惜已经没有机会。有些特殊的对话,注定只能在梦中完成了……循环播放这首歌时,会让人忘了何为梦境何为现实。不知道当时四子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这是一首以逝去的爱人为背景的歌,黄贯中的嗓音干脆中带着柔情。尽管是情歌,但它也能用在任何怀念的瞬间,可以是某位亲人,可以是爱人或朋友,亦或是怀念被掩埋的梦想。《最后的对话》除了吉他solo让人过耳不忘之外,编曲也异常巧妙,加入虚化的生活片段让作品更加接地气,也让听者更容易理解创作者的表达。这首歌只有前面短暂的人声演绎,后面则是长达两分多钟的音乐独奏。这种编排和处理方式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在当时并不为歌迷所接受,所以沦落为冷门歌曲亦是情理之中了。此种现象,按笔者的理解就是:但凡艺术作品,意境越高远,表现力越丰富,手法越独特越难以被大众所理解。无怪乎家驹曾说,我有很多好的音乐作品,但都是给自己听的。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7
每年的六月三十日黄贯中的微博都会如约亮起一支烛光想必今年也不例外他的微博文案往往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含极致的悲伤只有一行朴实简短的文字但这行字的背后是Beyond解散二十载黄家驹离世三十余年后依然灼热的思念自二零一一年起每年的六月三十日黄贯中都会在微博上怀念黄家驹漫漫十五载不曾缺席纵观整个华语乐坛很难有这样一个人即使已经逝去三十二年仍有无数圈内外人士对其念念不忘这不止关乎才华更关乎人品在知乎上有黄家驹的歌迷如此评价他善良博爱清醒坚持很多美好的词汇都可以放在他身上去世后华语乐坛天塌了又到怀念他的时候了黄家驹每年的六月三十日黄贯中的微博都会如约亮起一支烛光想必今年也不例外他的微博文案往往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含极致的悲伤是解散二十载黄家驹离世三十余年后依然炙热歌声思念黄贯中都会在微博上怀念黄家驹漫漫十五载不曾缺席不止黄贯中王菲周慧敏陈奕迅等诸多歌手亦会在某些特殊的时刻想起黄家驹这个猝然离世的天纵奇才而在香港将军澳的华人坟场黄家驹墓前的鲜花更是从未断绝时至今日亚洲的街头巷尾仍会不间断地响起他的歌声一天又一天一载又一载纵观整个华语乐坛很难有这样一个人即使已经逝去三十二年仍有无数圈内外人士对其念念不忘这不止关乎才华更关乎人品在知乎上有黄家驹的歌迷如此评价他善良博爱清醒坚持很多美好的词汇都可以放在他身上众所周知人无完人但这句话似乎在黄家驹身上失灵了黄贯中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一九五八年黄贯中原本只是一个帮设计演出海报的平面设计师某场演出临近前因当时的吉他手陈时安要出国留学乐队突然空出了一个核心位置火烧眉头之际黄家驹力邀喜爱弹吉他的黄贯中顶替黄贯中担心自己青涩的演出经验会葬送整场演出当即摆手拒绝可黄家驹却鼓励道不要紧我有信心的你可以做到的后来黄贯中回忆起这段往事坦言若非家驹拉我入队便没有今天的黄贯中将音乐从兴趣变成了终身职业包括大地这首歌诞生时人们本以为依旧会由黄家驹演唱但在他本人看来黄贯中的嗓音其实比自己更适合于是他便大方地将该歌曲交由黄贯中演唱你唱这首歌吧你会比我唱得更好就在黄贯中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时黄家驹又补充道就当是为我们而唱的事实证明黄家驹的眼光与信任是无比准确的黄贯中略带沧桑的嗓音赋予了大地灵魂不仅未使其蒙尘还令这首歌成为了事业的转折点亦被歌迷们同样我也热爱音乐无论什么年龄都是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对黄贯中而言黄家驹不仅是自己的队友更是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知遇之恩的伯乐高山流水
00:00 / 1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13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