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歌曲“佳人曲” 据《汉书》记载:汉代宫廷乐师李延年,给汉武帝演唱了这首“佳人曲”。汉武帝来了兴趣,问:“倾国倾城的美人在哪里?”然后,献上了李延年的妹妹。后来,成了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 “倾国倾城”,指的是女人极其美貌,能让领导人“比爱江山更爱美人”。历史上,很多人把亡国的责任怪罪“红颜祸水”。比如:商纣王亡了国,后人怪他宠妲己,说她是狐狸精变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亡了,后人怪他宠褒姒。唐玄宗遭遇“安史之乱”,后人怪他宠杨贵妃。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据说是因为陈圆圆。等等。 其实,完全怪错了对象。这些领导人,自己昏庸腐朽,三观不正,治国无能。 史书上常把汉武帝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都在武功上有成就,但文治不行。秦皇汉武都是暴君,历史早有定论。 百家争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大解放、大发展、大繁荣,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各种观点错综复杂,百姓莫衷一是,需要有个标准答案。儒家刚开始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后来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壮大,成了那个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最佳答案。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用法家治国,肯定是不对的。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要一分为二地看。“尊儒”,把儒家立为国家正统学说,这是对的。但是,“罢黜百家”则有点过了,其他学说也有其用处,要容许其有一定发展空间。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儒家用于治国,道家用于治身,法家用于治军,等等,都各有其用处。 汉武帝行“推恩令”削藩,变封建制为郡县制,又成了“大一统”。制度安排上用法家,走上了秦始皇的老路。比秦朝好一点的地方是:道德教化还是用儒家,保证了官员们较高的个人素质,以及较为淳朴的社会风气。 但是,私有制下的“大一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即使儒学成了正统学说也作用有限。何况,在大一统下,领导人倾向于用法家,明儒实法。所以,秦汉以来,相较于先秦,很多方面其实是退步!如果是公有制的“大一统”,加上儒学的意识形态,或许社会有希望变好。 我们知道汉武帝好色,但其实汉高祖也好色,不影响他建立汉朝。所以,领导人的个人成就,与其好色与否,关系似乎并不大。 ——《红颜是祸水吗》 #“佳人曲”#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好色#治国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