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跨境电商笔记:政策文件(23-24年) 1.202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推动完善跨境电商等规则。 2.2024年11月:海关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出口发展的公告,简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并降低企业成本;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壮大外贸新动能,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3.2024年7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合力。 4.2024年6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鼓励有条件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设产业带“线上专区”。 5.202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为跨境贸易提供金融便利;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措施》,支持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 6.2023年10月: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方案》,推动跨境电商国际化发展。 7.2023年8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延续跨境电商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支持跨境电商退货便利化。 8.2023年6月: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便利化;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3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优化跨境电商营商环境。 9.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 10.2023年1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上海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方案》,推动跨境电商国际化发展。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乐呵呵2周前
#热点 #上热搜 #创作灵感 #就业 #“跨省抢人”背后,新兴产业正重塑就业地图 今年秋招,一场跨越近2500公里的“南北携手”招聘引发关注——浙江义乌的64家企业组团北上黑龙江,带着3000个岗位走进高校。这场看似意外的邂逅,背后正是我国就业市场深度重构的生动写照。 当外语专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匹配到沿海地区的跨境电商岗位,当“外语+”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传统“撒网式”招聘正悄然退场,“专而精”的精准匹配成为新趋势。 今年秋招的亮眼数据背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格局深刻变革。413.6万个岗位、9600多场招聘会,这些数字背后涌动着一个清晰的信号:新兴产业正成为吸纳高质量就业的“新磁极”。 在山东,一半岗位来自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北京,人工智能专场汇聚1.3万个优质岗位;在全国,新材料行业职位数同比增长66.7%,光电子行业需求增长54.2%——这些增速惊人的数字,描绘出一幅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生动图景。 值得深思的是,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已从“量”转向“质”。算法工程师、软硬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需求过万,机器人调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需求增速超50%。企业求贤若渴,甚至开出“薪资面议,上不封顶”的条件,凸显了高端研发人才的稀缺性与重要性。 这种变化也在倒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义乌与黑龙江高校共建国际贸易产业学院、开设定制班,创建“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校企协同应对产业变革的先行探索。当课堂与市场如此紧密地衔接,教育供给侧改革已然在路上。 就业市场的活力,始终是观察经济景气度的重要窗口。秋招火热场景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焕发的新活力。随着新兴产业布局的深化,人才需求从核心研发岗位扩展到质量管理、一线操作等多元岗位,这意味着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融合。 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重塑中国的就业地图。这场秋招告诉我们:把握产业变革脉搏,培养适应未来的能力,无论是求职者还是企业,都能在时代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