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睡前科学口袋 【主题】👂 耳朵:声音的捕捉者 【目的】通过探索耳朵的精密构造(外耳、中耳、内耳)和听觉的产生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声音如何被我们感知。结合互动小实验,让孩子体验声音的传递,培养对人体奥秘的兴趣和保护听力的意识。 【对孩子的重要性】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了解耳朵的工作原理,能让孩子更珍惜听力健康,学会保护耳朵,同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和物理学的探索欲。 【科学领域】 人体生物学、物理学(声学) 【友好的故事讲述】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是不是有风声、爸爸妈妈的说话声,或者小动物的叫声?这些声音是怎么钻进你的小脑袋里的呢?🤔 原来,全靠我们神奇的“声音捕捉器”——耳朵!它像一个小小侦探,分三步破解声音的密码: 外耳(侦探的“大喇叭”🎺) 耳朵最外面的部分(耳廓)像一个小漏斗,负责收集声音,并把声音送进耳朵里的“隧道”(外耳道)。试试用手卷成喇叭状放在耳边,是不是听得更清楚了? 中耳(声音的“传声筒”📣) 声音撞到耳道尽头的鼓膜(一层薄薄的膜),会让它像小鼓一样振动!紧接着,三块超小的骨头(听小骨)像接力赛一样,把振动传给内耳。它们可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哦! 内耳(神奇的“解码器”🌀) 内耳里有一个蜗牛形状的“耳蜗”,里面装满了液体和毛细胞。振动在这里变成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大脑会说:“啊!这是小鸟在唱歌!”🎵 【延伸实验】 实验名称:DIY“鼓膜振动”观察站 材料:塑料碗、保鲜膜、盐粒/彩纸屑、小喇叭(或能发声的玩具) 步骤: 1.用保鲜膜紧紧盖住碗口,模拟“鼓膜”。 2.在保鲜膜上撒少许盐粒或彩纸屑。 3.对着碗口大声说话或播放音乐,观察盐粒跳动——这就是“声波振动”的魔法! 原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让保鲜膜像鼓膜一样振动,带动盐粒跳舞。就像真实耳朵里的鼓膜在工作呢! 💡 小任务:试试不同音量或音调,看看盐粒跳得有什么不同?记得轻轻保护耳朵,别用太吵的声音哦! 🌐 想参加更多有趣的科学活动,欢迎加入“科学口袋俱乐部”哦!💫🔭🔬
00:00 / 08: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听力熊 T8 凭啥让百万家长疯狂种草?听力熊开挂了!T8 横空出世,颠覆了认知啊! 早就不是传统听力设备,就是一个超智能的 AI 伴学伙伴! 以前孩子学习是被动填鸭,现在有了听力熊 T8,直接开启主动探索模式!云朵熊 Tini 就是孩子的 “移动十万个为什么”,把整个世界装进孩子口袋,培养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枯燥学习秒变趣味探索!主流 AI 系统都塞进去了,豆包、Deepseek、阿里云… 你叫得上名的大模型全在里面了~ 硬件配置也直接拉满!2.8 英寸高清触摸屏,低蓝光护眼认证,看再久也不怕伤眼睛;喇叭也变大了,音量大、音质好,室内室外都清晰;还能投屏电视、投影仪,大屏看动画更爽啊! AI 拍功能更是王炸!别家拍完只出字,听力熊 T8 拍完不仅有英文单词,还带互动提问、百科知识,看见啥学啥,直接变身行走的知识库! 内置牛津树、大猫、海尼曼等正版资源,全科名师讲解,从 0 岁用到 18 岁,切换年龄就能匹配专属学习资源,50 位 AI 角色陪练,口语私教、科学家、故事大王… 孩子玩到根本停不下来! 以前买过听力熊的宝子们,听劝!这 T8 功能直接迭代升级,用好一个功能都血赚,妥妥的花小钱办大事 赶紧冲,错过真的拍断大腿呀!#科技改变生活 #边玩边学 #让孩子远离手机 #英语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8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0
00:00 / 0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