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8
长江铜锣峡(重庆), 悬崖峭壁,夹江对峙,刻画千古争战史诗 铜锣峡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 峡长5.3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水路门户,素有“东陲屏障”之称,自古皆为兵家必争之地, 刻画了许多战争历史。 据《巴县志》记载:“该峡悬崖临江下,有圆石如铜锣状,故此得名。”, 明朝进士曹学铨名胜记中写道,铜锣峡以水声响似之,故名。另据《华阳国志》载: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南宋嘉熙三年,蒙古军计划经重庆以达奉节,打通消灭南宋的战略通道,大举攻川东,欲渡长江,播州安抚使杨价受命屯兵重庆长江南岸一带,派其裨将赵暹率万兵迎战蒙古军于铜锣峡,大败蒙古军,阻止了蒙古军南进步伐。 元至正十七年,明玉珍还未称帝时,奉命西征,兵至铜锣峡后占领重庆, 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明洪武四年时,朱元璋欲征服四川,命汤和、廖永忠率兵伐大夏。夏军在瞿塘峡及铜锣峡等处凿崖壁、牵铁索、垒石置炮以阻明军。 明军正面无法突破飞桥防线,便以奇兵在密林中伐木开道,绕到敌后出其不意从上下游同时夹击,才突破了这道飞桥防线, 在铜锣峡向大夏军发起猛攻,并协同陆路大军进攻, 灭大夏国。 明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30余万,集木船万余只,六月初抵铜锣峡口,企图一举夺占重庆。明军为阻止张献忠军队, 在铜锣峡设重兵屯守,并备有大量火炮滚木檑石,设置铁索封锁峡口江面。 张献忠见铜锣峡口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便暗中抽调数千人,从陆路攻占江津,夺舟顺江而下,明军腹背受敌,张献忠乘机发起猛攻,很快就拿下了铜锣峡,不久即全面占领重庆城。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