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胡汉混杂之牢骚与荣辱》 毕竟是假期了。孩子们散去,老人也看过了;我们便踱进村里。雨季过后竟是秋天,坐在户外,翻几页书,涂两笔画,甚或只是呆坐着,倒也爽气。[微笑] 横竖无事,正好把《管锥编》第二部读完。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五,收着陈鸿的《东城父老传》。钱默存先生在《管锥编》第二百七则里,偏偏不说什么“胡风乱华”的大道理——他向来是懒得重复那些冠冕堂皇的腔调的。他只把贾昌这老儿的话,放在齿牙间细细地嚼,竟嚼出别样的滋味来。[破涕为笑] 一、 贾昌痛心疾首地说着“胡风”,钱先生却瞧见:那不过是前朝遗老的一场春梦醒了,无处哭诉。 什么胡帽、胡服,开元时是“太平盛事”,天宝后便成了“亡国妖氛”。[捂脸] 钱先生引了《荀子》里“名”与“分”的分别——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人却已不是那个人了。昔日的斗鸡小儿,今日的破落老僧,眼见着江山易主,自个儿也从云端跌进泥里,便把一肚皮的牢骚,都泼在那些胡风胡俗上。这哪里是评说胡汉,分明是借着历史的由头,哭自己的坟茔。[破涕为笑] 二、 贾昌的荣辱,是和大唐的国运拴在一根绳上的。玄宗欢喜时,他便是“神鸡童”;禄山反了,他便只好去做和尚。于是他的高论,听起来是忧国忧民,骨子里不过是寻一只替罪的羔羊,好教自己那点委屈,有个安放处。钱先生看得分明:这哪里是史论,这分明是戏剧,演给自己看的。[微笑] 三、 所以钱先生一语道破:这长篇大论,无非是“老史发其宿愤,小生谈其荣辱”。历来这般“回忆录”似的文字,大都如此。外头瞧着是堂堂正正的“宏大叙事”,里头包着的,却是一颗浸透了私怨的、皱缩了的心。[捂脸] 结 钱默存到底是刻薄的。他轻轻一剥,便把“胡风乱华”这袭华美的袍子掀开了,让我们瞧见底下爬满的,尽是个人得失的虱子。他用“名分”这柄小刀,剖开了历史的肌肤,教我们看见:许多轰轰烈烈的感慨,追根溯源,不过是个人运命蹭蹬时,那一声憋了许久的叹息。[破涕为笑] 贾昌终究不是什么冷眼的看客,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出戏,又把时代的悲剧,当作了自己独白的布景。如此而已。[微笑]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万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万